贵湖塘老围
贵湖塘老围位于 深圳市 龙华区 观澜街道桂花社区为观澜 客家 陈氏家族所有是深圳市比较古老、保存较完整的一处客家围村 。
陈氏客家围屋始建于清代,共有50栋房屋136个房间,占地18130平方米,有祠堂1座、书室1座、围门1座、炮楼1座。由于贵湖塘老围屋的建筑全部是清代晚期修建,完整地保留了该时代建筑的特点,对研究深圳地区 客家民系 的迁徙史、民俗文化等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建筑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并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它地处观澜古墟和观澜国际高尔夫球场之间,可与上述两个景点连成一体,形成一条客家民俗文化旅游线路。
2005 年2 月,贵湖塘老围被深圳宝安区人民政府定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
贵湖塘老围 基本简介
贵湖塘老围修建于清代中期,平面近方形,包括门前禾坪、水塘约1万多平方米,具有鲜明的地区与民系特色。老围座西北向东南,前正门额上楷书“通庆门”。围内前部空坪为晒禾、祭祀及节日活动之用,中后部为祠堂及40多间居民房屋建筑,两侧围墙内房屋存放杂物及养牛、猪。后部东北角两屋楼房为学校,五尾碉楼位于东北角。贵湖塘老围是龙华新区现存最完整、保存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善的客家居民村落,对研究深圳地区客家民系的迁徙史、客家民系风俗,建筑、文化、社会、政治、经济形态等提供了完整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
贵湖塘老围 轶事典故
宝安地处珠江口,自古多有强盗出没。贵湖塘与观澜河临近,那时的观澜河河道宽阔,土匪常常沿河而下,侵扰村民。于是,陈寿华家族为了安全,必须聚族而居,建设坚实的围屋、高耸的碉楼、厚厚的城墙。
贵湖塘陈氏是观澜松元厦陈氏的分支,乃当地陈振能家族的后裔。振能公,观澜松元厦陈氏开基祖,原名陈王宁,生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广东 五华 人,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偕同家眷、同族,一行13人,迁居新安观澜松元厦。据记载,振能公到观澜时已经58岁,其长子28岁,其余儿子均成年,都未成家。其子孙开枝繁衍,后裔分布于深港各地及海外。陈振能家族历代人才辈出,为观澜客家之 望族 。观澜著名的振能学校为陈氏家族创建,陈氏家族对地方教育颇有贡献 。 贵湖塘老围
贵湖塘的开基祖是观澜陈振能家族的第四代,人称寿华公,其幼子国伦公曾中过武秀才,善 舞麒麟 。第五代陈国宾中 武举人 。此外,陈氏家族历代还有十三人中武秀才。贵湖塘陈氏已经发展至第十三代,许多族人已经迁居深港各地及海外。仍生活在本地的陈氏族人大约有187人,他们几乎都不在老围居住而是在老围旁边建起了新式楼房居住 。
贵湖塘老围 建筑特色
风水歪门
贵湖塘老围的大门斜开,在风水学上称为“歪门”。客家民居讲究风水,建筑物有八个吉凶方位。根据吉位决定门的位置和朝向。风水歪门的例子很多,例如观澜大水田村龙门世居的围门,观澜牛湖石一村炮楼院的院门。贵湖塘老围这种风水歪门的做法相对复杂。贵湖塘的大门,从里面看,开巽门,兼有延年和生气性质,生气浩荡直入;从外面看,开南门,从外面进来,得转个弯才能进到院里,战时可以多一层防御,既将风水讲究到极致,又增加了安全保障,设计实用而巧妙。
祠堂与私塾
陈氏宗祠位于前排房屋中间,正对南围墙内“吉星拱照”神位。祠堂为客家人祠住合一样式,单开间三进二天井建筑。祠堂大门下设左右两个方形炮鼓石。麻石条门框内有菱形插孔,插红漆方木条。后堂为祖公堂,设贵湖塘陈氏开基祖先牌位及历代祖先集体牌位。
私塾位于围村后部东北角,为三开间二进一天井带骑楼建筑。私塾是整个村庄最讲究的一处建筑,也是正脊带脊饰的建筑,前后堂正脊皆有博古装饰。
造型装饰
贵湖塘老围的房屋外檐装饰多朴素无华,有小部分房屋在门斗檐下、山墙等部位饰以彩绘壁画或色带,也有新中国成立后将廊顶改为天台的,在天台外檐施以彩绘壁画装饰,有山水、花鸟、诗文等题材。从彩绘与房屋的关系来看,其装饰多数年代较晚。部分房屋的排水孔做“锦鲤吐珠”和“财源广进”彩塑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