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墟
墟,意为集市。 深圳 市得名的集镇深圳墟(今 罗湖区 老街一带)出现于 清代 展界后的新安县。在深圳原居民的传统理解上,“ 深圳”只是指现今东门市场一带,即“深圳墟”。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历史文献第一次出现了对深圳墟的记载。因集镇西侧的一个深水沟而得名。深圳特区建立前,宝安县东部地区主要是客家人,西部主要是广府人。
至清朝 乾隆 、 嘉庆 年间(1736—1820),今深圳区域内已出现36个墟(集镇),深圳墟即是其中颇为繁华的一个,拥有东、南、西、北四门。每到农历之二、五、八日,深圳墟便迎来了一片热闹的“墟日”(赶集日),最为繁荣之所是东门一带。如今深圳的商业中心区之一东门老街,便是由此发展而来 。
深圳墟 历史沿革
据现存最早的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靳文谟纂修的《新安县志》载:康熙二十七年,新安县建深圳、盐田、大梅沙、小梅沙等二十一座墩台,这些边陲哨所,逐渐成人口集中的墟(集市),此县志中第一次出现了“深圳墟”的记载。
公元1913年(民国三年),为避免与河南省新安县同名混淆,广东省新安县复称宝安县,县治仍在南头。
民国二十年(1931年)设深圳镇。1979年三月,改宝安县为深圳市。“深圳”一名由深圳市名沿用下来。1979年8月撤深圳镇。
1980年8月,划出深圳镇、附城公社等327﹒5平方公里土地建立深圳经济特区,同时恢复宝安县建制,辖境含今宝安、龙岗两区。1992年12月,析宝安县建立龙岗、宝安两个深圳市辖新区。
深圳墟 发展
令当代“深圳”得名的集镇深圳墟(今罗湖区老街一带)出现于清代展界后的新安县。1688年,历史文献中第一次出现了对深圳墟的记载。至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相当于今日深圳的区域内已出现36个墟(集镇),深圳墟即是其中颇为繁华的一个,拥有东、南、西、北四门。每到农历之二、五、八日,深圳墟便迎来了一片热闹的“墟日”(赶集日),最为繁荣之所是东门一带。今深圳的商业中心区之一东门老街,便是由此发展而来 。
另外,十九世纪的 沙头角 成为西方人观察深圳地区的第一个据点。传教士韩山明和韦永福都先后向其所服务的巴色会写过长篇的工作汇报,沙头角是巴色会在深圳地区的初期传教基地,韦永福在1853年写的报告更是长达万余字,非常真实地描写了中国南方沿海村落的日常生活。在韦永福1853年的那份报告中,特别提到了一个叫“东和”的集市 。
在传教士笔下,东和集市里没有住家,所有建筑都是商铺,共有50家左右,其中六家是药铺。“商铺窄而暗,店门前是一排圆木,顶部由屋顶横梁固定,底部由石头固定。白天,中间的圆木被移开,变成商铺的入口。这一排柱子后面是门,由可移动的厚木板组成,嵌在狭槽里。黄昏时分,柱子被放回去,可移动的厚木板摆回前方,从里面用门闩挡住。商铺里商品摆在架子的一边或两边,中间有一个带抽屉的长柜台作为收银盒,商品在上面称重并算价。屋顶边缘悬挂的是一些夜晚照明的纸灯笼。多数商铺是蔬果店和普通杂货店,大多数做零售生意,只有部分能做大买卖 。”
这就是我们后来知道的沙头角墟。沙头角墟大约在1820年代形成。深圳墟的地理位置非常具有优势,三条道路——从元朗到惠州,从南头到沙头角,从布吉到九龙——都在这里交汇。深圳河与主要支流——大沙河、双流河和清水河冲刷出一大片平坦的谷地,深圳正好位于这个谷地的中心,因此很早就成为市场贸易繁荣的小镇,也相当富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