虔贞女校

2021-12-28 14:35:48 深圳旅游 1353

虔贞女校位于深圳市龙华新区大浪办事处 浪口社区 东北角,为一座砖木结构的青灰色尖顶两层小楼,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是基督教教会女校旧址,历经130多年风雨,蜚声海外。是深圳仅见的早期女校旧址之一,也是在全国范围内留存下来且保存完好的教会女校旧址之一,在鼎盛时期,学生达数百人之多。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几经变迁,先后改名为姜头小学、浪口小学,1985年被合并到大浪小学后停办,具有重要的宗教、女子教育历史研究价值,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虔贞女校

虔贞女校 地理位置

虔贞女校位于 浪口社区 东北侧,正门广场是社区较开阔的灯光球场,学校由两米多高的泥沙墙四面围合,墙面出现大量剥落,校门为巴洛克式西洋风格,门额上“虔贞学校”四个大字依稀可辨。进入校门为两级平台,各有7、10级步级,第一级平台两侧为原校舍遗址,已被开辟为菜园,第二级平台上坐落着教学楼主楼,主楼座东朝西,为两层拱劵砖木结构,南侧高耸攒尖塔状构筑物,其上立铁质十字为标志,共有五间教室,一层三间,二层两间,单廊教室宽敞明亮。在教学楼主楼前,有一口带有护墙的水井,深约三四米,为当年虔贞女校的师生和附近教堂里的牧师及教民们饮用水源。

主楼北侧为三开间而层砖木结构办公楼,中间为木楼梯,两侧为办公室,与主楼建造年代相近。办公楼前搭建小青瓦坡屋顶,为后加厨房。教学楼主楼与办公楼之间原有门斗,可通向后院,现被封堵,后院被辟为菜地。

虔贞女校 历史沿革

广东沿海地区(包括深圳)是 基督教 传入我国的肇始地,现今学术界公认的基督教传入我国是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英国伦敦会传教士罗伯特·马礼逊到达广州传教。同治五年(1866年),德国巴色会牧师毕安来到深圳浪口,建成基督教浪口堂,建筑包括教堂、牧师楼(1948年毁于火灾)、宿舍等,稍后清光绪四年(1878年),在村民吴基昌的支持下,在其办私塾的地方创办了这座虔贞女校。女校包括大门、水井、饭堂、教学楼、围墙、菜地等。女校开办之初,有学生数十人,来自附近村庄及香港等地,均为基督教教民的子女。后来,生源扩大到非教民的普通村民,学校也慢慢打破了只招女生的规矩,男女生兼收,学校也因此更名为虔贞学校。

孙中山 在二次革命失败后曾到浪口虔贞女校短暂居,与在 羊台山 的革命志士钟水养会合,经蛇口前往檀香山。在 抗日战争 时期,这里还是村民们的避难所,每次日军飞机来轰炸,数百名村民就躲进这座学校和基督教堂里,瑞士籍的教师就会在楼顶扯起瑞士国旗,因为瑞士是中立国,日军不敢往下投掷炸弹。

该女校在最为鼎盛时,学生达数百人,教学质量很有名,其培养的学生桃李满天下,有多名当地青年从这里毕业后考入黄埔军校和保定学校,并走入了北伐的征途。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这里走出了数十名中小学校长。

虔贞女校 未来规划

遗址保护

虔贞女校遗址开启全新的遗址保护模式,在遗址上赋予其新的生命,将遗址保护的新理念拓展为可以被延续和承传的文化基因,此模式将成为类似遗址保护模式的启蒙,改变遗址传统的刻板单一的展示功能模式。

三维激光扫描

建立虔贞虚拟博物馆,以虚拟展览的方式为研究人员及游览者提供更自由的观察角度。

百年历史发现

明·晓——《虔贞女校百年历史发现》首展  ,以时间推移为主线展示虔贞女校的“前世今生”,把关于虔贞女校的百年历史影像、老校友系列肖像、墙体插画、纪录片、文物史料、地图模型,融合丰富的艺术形式展示出来,在展览开幕活动中运用全息三维投影实现虔贞女校建筑虚拟空间,结合学生唱诗班呼应“明之以事,晓之以理”的展览主题,现实与虚幻交织让展览更加立体化,从影像、声音、实物展览多角度诠释西方文明影响下的中国近代教育与客家文化发展进程。

虔贞女校 虔贞纪录

纪录片介绍

影片述说的故事,是关于深圳一个名为浪口的古朴的客家村落,还有村落里的一所兴建于1891年的教会女校:虔贞女校。

100多年后,重回虔贞女校,校门上方的字迹依稀可辨,站在旧教室中央,仿佛看见,在一个多世纪前,姑娘们穿着素衣,端坐课堂,蓝绿色木窗外,向日葵灿烂开放。仿佛听见,传教士用客家话精心启蒙这些姑娘......

制作成员

出 品 人 : 陈 东 单增辉

导 演 : 朱 强

摄 影 师 : 做 作 东 子 无 色

学术支持 : 瑞士巴塞尔使命21档案馆 基督教香港崇真会

虔贞女校 述史计划

口述史计划介绍

在深圳一个名为浪口的古朴客家村落里,一所于1891年民国年间兴建的教会女校,即虔贞女校成立了。

大乾艺术以虔贞老校友  为主线,思忆母校,整理由民间渠道搜寻的关于虔贞学校的历史资料记载,采访二十多位老校友  ,并剪辑制作出数十部虔贞校友口述史录  ,希望借此展现一个完整的虔贞女校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