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岭村

2024-07-21 13:45:17 深圳旅游 864

大岭村,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 石楼镇 下辖行政村,中国传统村落,位于石楼镇西北部,村域面积3.5736平方千米。

大岭村是有800余年历史的珠江口广府水乡村落,是明清 番禺 “岗尾社十八乡”传统聚落的代表。村落形态保存完整,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大岭村背靠菩山,三面环玉带河,村内以古街为主轴,旁生里巷为次轴,主轴古街平行于玉带河,次轴垂直于玉带河,是典型的岭南“山·水·村·田”的过渡型聚落。大岭村保留了大量传统街巷特色,村中布局的文塔、祠堂、庭院、蚝壳屋等不同建筑形制的古民居,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建筑的典型代表。

2021年,司法部、民政部,命名大岭村为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大岭村

大岭村 村落历史

大岭村 建村历史

大岭村地处偏远,历史记载很少,祠堂中保存的族谱是考证大岭村形成历史的重要民间材料。其建村历史有两种说法:

据陈氏族谱记载,大岭村陈氏祖先保昌公原籍江西泰和县流溪乡古井巷。于 北宋仁宗 癸亥 年(1023年)奉诏至广东南雄县教谕,后晋知县。至三世遗庆公,因天灾人祸,于 南宋 绍兴 元年(1131年)自南雄珠玑巷迁至菩山村开村繁衍。

另据许氏族谱记载,大岭村开村主要是原籍浙江绍兴府许氏,许氏有女在广东始兴郡,后册封皇后,一次皇后回乡探亲,太监诬陷其兄造反,故被迫于北宋 宣和 元年(1119年),从广东南雄珠玑巷逃至菩山开村。

大岭村 历史沿革

大岭村始建于宋代,因人口迁入而形成。

清光绪光绪二十三年间(1897年) ,赤松仙师(黄大仙)和列圣群真通过“扶鸾”的方式赐大岭村为“菩山”,所以又称作“菩山村”。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番禺县禺南东区。

1950年5月,属番禺县二区岗尾乡。

1953年,属番禺县三区(1955年秋改称“石楼区”)岳溪乡。

1957年4月,属番禺县明经乡。

1958年1月,属番禺县石楼乡。

1958年9月,属番禺人民公社石楼团;同年12月,属番顺县石楼基层公社。

1959年6月,属番禺县石楼公社。

1984年,属番禺县(市、区)石楼区。

1987年,属石楼镇(乡/街道)大岭行政村(社区)至今。

大岭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大岭村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西北部,东临 莲花山 ,南临 市莲路 ,西接 岳溪村 ,  村域面积3.5736平方公里。

大岭村

地形地貌

大岭山是面积最大的丘陵,三峰竖立,成笔架山势。

水文

大岭村村域水系主要包括大岭涌、砺江涌、池塘,基本保持原有的水系格局。

大岭村 村落格局

大岭村 选址理念

大岭村北靠菩山,西、南依大岭涌、砺江涌展开,北部为广阔田野, 自然环境要素 与人工要素形成良好契合,从中国传统传统村落选址布局原则看,自然环境要素组合形成村落建设的理想的风水环境背景。

上村东南方向原有砂石山,现已毁坏。村落西部的农田河道,原为大湖。“湖水汪洋, 万顷平镜,滨之均吉”,符合聚落风水理论。这种依山而建,绿水环绕的居住环境,通过自然环境形成半封闭空间,符合中国"山水为血脉"的传统风水观念,从自然环境角度来看,山脉环绕,地势如盆地,再配合水系、阳光,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小气候。因此,这种依山傍水的整体格局,更是一种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与自然紧密结合的体现。

按传统风水格局说法,其错落选址的主要的自然环境要素可归纳为:

靠山(菩山)——上有茂密风水林,虽“来龙”不够深远,但左行隐约蜿蜓至莲花山。山峰不连续处,采用茂密树林填补。

水口(大岭涌与砺江涌交汇处)——在西南,建有宝塔亦为水口塔,种有大树,有效的弥补了村落西南无护山的虚空,加强了水口狭窄处把关枢纽作用。此塔亦属文塔,又称“文昌阁”、“大魁阁塔”。

朝山(村域西侧山体))——隔大岭涌及鱼塘群南望笔架形山是为朝山。朝山成为出村道路的对景。

大岭涌(玉带河)——符合“河流、溪水似金带环绕”的风水观。


大岭村 空间布局

“蛎江涌头,半月古村”是大岭村村落整体格局特色。大岭村整体傍水而建,村落民居有序地排列在菩山脚下与大岭涌之间,基本呈南北向半月形布局,形似鳌鱼,绕流村间的玉带河如玉带缠腰。

大岭村有6条古街道和45条古巷里,村落以一条古街为主轴,旁生里巷,处处与村落水系相通,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合,次一级巷道都与以上几条主要街道垂直而设,形成“鱼骨状”的“大街——小巷”两级交通街巷格局,构成“龙骨状”的街巷格局。

大岭村的古街道有安和大街、西荣大街、升平大街、中兴大街、文明大街、柳源大道等。与大街相正交的是众多的里巷。一般情况下,街道两端都是直通的,则为巷;巷头通大街,巷尾不通,类似北方“死胡同”,则成为“里”。大岭村的里巷名称很有可读性,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里巷文化。大岭村现保存较完好的岭南风格建筑群约9000平方米。

大岭墟场(文塔街)也是大岭村重要的组成部分,反映了古树落原始商业设施的演变与发展。

民国元年(1912年)至 抗日战争 期间,大岭村共有商业店铺30多间。如菩山第一茶楼、什货铺、大石铺、豆腐铺、猪肉铺、酒米店、理发店、桥房、绒线铺、药铺、香铺、芽菜铺、竹器、烟馆、排九等等。现在的大岭墟场聚集了很多方便居民日常生活的小商铺和市场,民居建筑排列紧密,大街小巷纵横分布。与龙津桥、大魁阁塔、大榕树、埠头等构成一种全方位的岭南水乡景象。


大岭村 建村智慧

龙津桥桥墩两侧的分水脊:位于村西显宗祠门前玉带河上的龙津桥,是番禺最古老的石拱桥。建于康熙年间,是由 红色砂砾岩 建成的一墩两孔拱桥。桥墩两侧有较罕见的分水脊,既防止船只冲撞,又可减少水对桥体的冲击。


蚝壳墙:珠江三角洲出海口周边的渔村和农村,过去养蚝成风,蚝壳资源丰富。蚝壳既可以烧制亮灰做成砌砖瓦的粘结材料,又可以做砌墙的砌体材料,是古代生态建筑的见证。目前,大岭村仍保留着大量的蚝壳墙。


大岭村 经济社会

大岭村 人口

大岭村是一个汉族聚居村落。

据2020年2月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官网显示,大岭村有户籍人口2468人,常住人口4150人。

大岭村 经济

大岭村主要产业为农耕种植业、鱼塘养殖业。

据2020年2月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官网显示,大岭村集体年收入565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2976元。

大岭村 主要景点

名称

简介

图片

两塘公祠

两塘公祠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大岭村中约街。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是大岭村陈氏八世祖祠。先祖陈两塘,字景新,故名两塘公祠。 2010年11月,公布为番禺区文物保护单位。 该祠保存较完整,木雕、砖雕和石雕精美,建筑气势磅礴,是番禺区内现存保存较好,规模较大,历史与建筑艺术价值较高的几座祠堂之一,对研究番禺祠堂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实物。

两塘公祠 (10张)

显宗祠

陈氏显宗祠又叫“皡夫祖”,俗称“桥头祠”,堂号“凝德堂”,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大岭村安和街西侧,龙津桥东堍路北。前临玉带河,并有一开阔地,坐东向西。在开阔地左右两侧有五对旗杆夹石,后来建造晒谷场而全部拆除,夹石用作水利工程之用。该祠堂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5),清朝乾隆辛酉年(1741年)重修,是村中保留最完好的古建筑。

显宗祠 (19张)

大岭陈氏大宗祠

大岭陈氏大宗祠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大岭村山祠塘街。祠堂始建于宋朝,2000年重建,占地300多平方,门前广场1250平方。该祠是为大岭村陈氏开基祖遗庆公而建,在该村有着最为重要的历史及社会地位,陈遗庆高祖陈彦约曾在北宋吋期 任南雄州教谕、保昌县尉,祖籍江西省 泰和县柳溪乡古井巷,为广州风翔陈氏入粤始祖。重修后基本保持原貌,对研究番禺祠堂文化和大岭村历史文化起到一定的作用。

大岭陈氏大宗祠 (8张)

永思堂

永思堂(现名朝议第),俗称"花园",位于大岭村西约菩玉路38号。据族人介绍,并从建筑风格上判断,该堂始建于清代,20世纪90年代重修。 该堂是陈柳源堂二十三世孙陈仲良的宅院。陈仲良,字希亮,号罗山,于嘉庆十三年(1808)考取举人,任南阳知府(从四品)。堂内有“爱莲轩”、鱼池、小屋和小桥等,园林建筑设计精致美观,处处成景,对研究番禺古民居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此园现由二十七传孙强曾和二十八传孙国柱管理。

永思堂 (3张)

朝列大夫陈公祠

朝列大夫陈公祠又名及斋祠,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大岭村中兴街仁厚一巷。始建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陈及斋曾任明朝大夫,故称大夫祖。土改时部份分给个别村民,后来改建民居,现只剩后座,损毁严重。 祠堂虽保存不完整,仍有一定研究价值。

朝列大夫陈公祠 (5张)

善元庄公祠

善元庄公祠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大岭村龙漖自然村庄祠街5号。该祠建于清代康熙二年(1663年),清代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重修。该祠为奉祀龙漖荘族三世祖荘善元之祖祠,堂名为“锦绣堂”。 该祠坐西北向东南,门前原有一广场,现部分保留原貌。广场两旁原来有旗杆夹石各两座,旗杆夹石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拆除,用来搞水利建设,现已不存。 该祠堂保存完整,装饰传统,对研究番禺古祠堂文化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善元庄公祠 (2张)

西园家塾(西炮楼)

西园家塾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大岭村龙漖自然村庄祠街。该家塾始建于中华民国时期。 “西园家塾”是龙达华的私宅,上下两层结构,上半部属炮楼形式,可以抵抗土匪的侵扰,下半部呈民居状,可住人。现仍保存灰雕字 样。炮楼呈正方形,楼高共五层(含天面层), 是膛内折上式,有铁门防卫。炮楼下面两层四周与家宅紧密相连,用白石、青砖、钢筋水泥灌注建成。距“西园家塾”以东不足五百米的地方是东炮楼,位于龙漖自然村龙漖通津街。有五六层楼高,为砂石钢筋结构,墙体十分坚硬,有射击孔和眺望哨。 2011年1月,公布为番禺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该家塾对研究番禺教育提供一定帮助。

西园家塾(西炮楼) (5张)

三遝庙

三遝庙座落"贞寿之门"西面山脚,在20世纪50年代拆去作其它用途使用。1992年乡亲们捐资重建。 重修三遝庙碑记曰:“三遝庙为表彰姑婆贞节,勿忘其恩典,流芳百世而建,并供奉洪圣、观音、文奎、菩萨,供村民参拜,以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因年代久远失修而残破不堪。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拆去,时至今日,旅港同胞倡议重建,以悼念深恩,以慰之念也。” 三遝庙本为纪念大岭陈氏四世娃姐抚孤延续氏族香火而建,与此同时,还供奉主海洋和主文财的诸神,反映了岭南地域文化特色。

三遝庙 (8张)

大岭村 历史文化

大岭村 传统民俗

端午节大岭景划龙舟活动

活动当天,大岭村每个龙船会均会将龙舟汇集在玉带河一带游龙,其它村龙舟均会到大岭村各祠堂去探酒,表示祝贺。龙舟,本地称“桡”,方言指桨,代表龙舟。按番禺地区风俗,周围各村自发组织赛龙舟活动,时间约一个星期,每天由各村轮流作东,请周边各村到大岭村赛龙舟、吃“龙船饭”。大岭村主办之日,附近各村龙船云集大岭“探酒”,并在河埠头竞渡,起点接龙桥,村民扶老携幼沿岸观看。赛后,村民及各龙舟健儿聚集在祠堂吃大镬饭,也即“龙船饭”,吃饭的人不论是否来自大岭村,来者不拒,去到坐下就可入席。

2009年石楼镇被命名为“中国龙舟文化之乡”,大岭村不但与龙舟文化分不开,而且是龙舟之乡的核心力量,在市、区、镇各级龙舟竞赛中获得荣誉。大岭村龙船分为白桡、黑桡和红桡,各具特色,实属罕见,其中白桡和黑桡尤为著名。


清明节祭祖活动

清明节或死者祭祀日,族人上菩山,聚集到太公墓地,组织大规模祭祀活动,进行“太公分猪肉”等传统仪式。清明时节大岭村会邀请年满60岁的男性老人聚餐,从2011年开始,村里决定,村里年满60岁的老人,无论男女都可享受此待遇。大岭村传承历史民俗,每逢农历二月十三日,村民仍采取串村的形式,到三遝庙拜“洪圣公”,精心准备烧猪、时鲜水果等丰盛的祭品,烧香祈福,祈求出航“一帆风顺”,办事宏大红火,平安归来。还会举办放炮、宴席等活动。

洪圣王诞

洪圣王诞,形成于清末民初,是广东沿海地区民间的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岭南水乡许多村落有拜祭洪圣会的传统。洪圣,全名为南海洪圣广利大王,俗称洪圣大王。传说洪圣本名洪熙,为唐朝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官,曾出任广利刺史。在任期间,致力推广学习天文、地理和数学,更设立气象台。他能准确预测天气及风暴,对商人和渔民有莫大的贡献。后来因辛劳过度而死,世人惋惜而向朝廷表述其功,皇帝阅其悼文,遂将洪圣的德行公布天下,并追封他为“广利洪圣大王”, 沿海士庶建庙祀之。

大岭婚俗

清末民初,番禺人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娶,规范的婚姻要送三书(礼书、聘书、迎书)、经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过程繁琐。婚礼程序分别是迎亲、拜堂、宴客、“赶猪郎”、“玩新娘”。

大岭村 历史人物

名字

简介

陈遗庆

陈遗庆,生卒年月不详,大岭村陈氏开村始祖,大岭村陈氏始祖遗庆公其父陈世华是陈氏保昌君彦约公第三子。

陈昊元

陈昊元,字乾善,生卒年月不详,明弘治五年(1492年)举人,正德三年(1508年)进士,曾任广西睦川县教谕,浙江青田县知县等职。

陈昊贤

陈昊贤,字乾及,生卒年月不详,明弘治二年(1489年)举人,曾任临江府通判、福建樟州府同知,历任朝列大夫,所至有政绩。

陈其具

陈其具,字才南,生卒年月不详,陈昊贤之子,明嘉靖四年(1525年)乡试第十一名举人,授武宁县教谕,继升昌化县知县,未上任而父死,奔丧回籍。服满后任钟祥县知县,又因母丧去职。后任福建连城县知县。任内酌田粮、均徭役、雪冤狱、化争讼,政绩显著。

陈际泰

陈际泰,生卒年月不详,明崇祯元年(1628年)举人,崇祯十三年进士,授平乐知县,擢临江知府,历任湖广布政司参议兼佥事。清顺治三年十月十四日(1646年11月20日),苏观生拥立唐王朱聿锷监国于广州,任际泰为监军道督师,与永历总督林佳鼎战于三水。同年十二月,清兵攻入广州,际泰死于家中。

陈东海

陈东海,字湃仪,生卒年月不详,历任朝成县丞、东平州判等职,

荘有恭

荘有恭,(公元1713~1767年),字容可,号淳夫、滋圃。乾隆四年(1739年)状元。

陈廷选

陈廷选,字允充,生卒年月不详,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举人。

陈仲良

陈仲良,字希亮,生卒年月不详,嘉庆十三年(1808年)举人,南阳知府(从四品)。

陈泰裕

陈泰裕,字亨之,号小罗,生卒年月不详,历任广西龙州同知、凌云县知县等职,幼随父仲良寓居四川。

陈泰遂

陈泰遂,字履之,生卒年月不详,陈仲良之子,咸丰十一年(1861年)中举人,咸丰十一年(1861年)中举人,未放榜而母卒,哀毁过度,勉赴礼部应试,不售,后不复仕。

陈泰初

陈泰初,字健之,生卒年月不详,陈仲良长子,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举人,二十五年进士,翰林院编修,例选广西平乐府知府。

陈维岳

1830~1883年,清光绪三年(1877)进士,官至工部主事,清光绪三年(1877)进士,官至工部主事,后主讲于潮州金山书院,著有《评注湖海楼骈体文》、《评注梅村诗集》、《读书扎记》等。

大岭村 物产美食

大岭村 物产

大岭村特色农产品有 凤眼果 、 霸王花 、 番石榴 ;传统手工生产有稻作、养鸭、养鱼、 刺绣 等。大岭村生产一种土制大饼,专门作为节庆食品,内掺土特食料,便于携带。由于地处咸淡水交界水域,出产的水产味道鲜美,有 河蚬 、 蟛蜞 、 鲫鱼 、 鲻鱼 、鳎沙鱼,河涌里还有 生蚝 ,蚝壳还可以盖房子,住在蚝壳盖的房子里面,冬暖夏凉。

大岭村 美食

大岭的美食主要有: 水晶饺 、 状元饼 、 萝卜糕 、 裹蒸粽 、 榄角 、榄角蒸鳊鱼、 清蒸鲩鱼 、红枣蒸鸭、莲藕火腩、 炒蚬肉 、 葱油鸡 、 豉油鸡 、 霸王花煲猪骨 、 沙姜鸡 、 红枣蒸鸡 等。特色传统(节庆)食品有 粽子 、 月饼 、七夕饼、水晶饺等。

大岭村 荣誉称号

2007年5月,大岭村入选“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

2012年12月,大岭村入选“第一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

2019年9月,大岭村入选“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2020年7月13日,大岭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 。

2020年11月20日,大岭村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2021年,司法部、民政部,命名大岭村为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大岭村 旅游信息

大岭村 入村路线

大岭村距离广州中心城区约30公里,车程仅约1小时,距离市桥中心区约10公里,车程不足半小时。大岭村主要入口在村南侧。在区域交通方面,从广州城区可经由南沙港快速——亚运大道——市莲路进入;从番禺市桥直接经由亚运大道——市莲路进入;从深圳、珠海方向可由京珠高速公路东段进入;同时大岭村临近莲花山,港澳方向可经莲花山码头再转车进入。

一、自驾车

1、广州出发:

① 华南快速干线 —— 番禺大道 ——番禺区政府出口转西运大道——石清公路(石楼方向)—— 市莲路 ——四康大道——菩山路——大岭村

② 南沙港快速路 ——亚运城出口—— 亚运大道 (莲花山方向)——石清公路(石楼方向)——市莲路——国康大道——菩山路——大岭村

③广澳高速(广州绕城高速、广珠高速东线)——亚运城出口——亚运大道(莲花山方向)——石清公路(石楼方向)——市莲路——国康大道——菩山路——大岭村

2、深圳、东莞出发:

广深高速 —— 京港澳高速 (虎门、中山、珠海方向)—— 虎门大桥 ——广澳高速(广州方向)——亚运城出——亚运大道(莲花山方向)——石清公路(石楼方向)——市莲路——国康大道——菩山路——大岭村

3、佛山出发:

广佛高速——广州南环高速—— 华南快速干线 ,或 南沙港快速路 ,或广澳高速(参看广州出发①②③)到达大岭村

4、珠海、中山、江门出发:

出发地——京珠高速东线(广州方向)——亚运城出口——亚运大道(莲花山方向)——石清公路(石楼方向)——市莲路——国康大道——菩山路——大岭村

二、公交

1、地铁3号线番禺广场站A出口换乘番126至大岭村站下车。

2、地铁4号线石基站A出口换乘番126至大岭村站下车。

3、乘番93路(番禺中心医院——莲花山车站)、92路(新市桥汽车站——莲花山车站)到莲花山交警中队站下车步行1000米到大岭村,或转乘其它往化龙方向的公共汽车到大岭村站下车。

4、番禺148路(市桥汽车站——沙南村)、番禺160路(北城公交站——莲花山港总站)到莲花山度假村站下再转乘其它往化龙方向的公共汽车在大岭村站下车。

经过大岭村的线路有番126路,番128路 公交线路;附近有大岭村总站大岭村龙漱路口等站点。

三、铁路

火车: 广州火车站 、 广州火车东站 ,可乘地铁和公交抵达大岭村。

①广州火车站——5号线(文冲方向)——车陂南站换乘4号线(金洲方向)——石基站A出口换乘番126至大岭村站。

②广州火车东站——3号线(体育西方向)—— 体育西换乘3号线(番禺广场方向)——番禺广场站A出口换乘番126至大岭村站。

高铁:广州南站,广州南站是京广高铁、武广高铁、广深城轨、广珠、广江城轨的终点站,可乘地铁转公交抵达大岭村。

①广州南站——地铁7号线(大学城南方向)——石基站(A出口)出站——换乘番126至大岭村站。

②广州南站——地铁7号线(大学城南方向)——石基站(A口出)出站——换乘番93路(或番92路)——赤 岗站换成番128至大岭村站。

大岭村 村内导览

村域范围内的主要通行道路包括:菩山路、菩东路、菩西路、菩玉路、菩安路、繁华东路以及大岭龙漖公路。村内以一条古街为主轴,旁生里巷,形成“大街——小巷”的两级交通体系。


大岭村旅游路线

一、陆路:

①大岭烈士亭——陈捷云墓——鳌鱼眼——陈氏大宗祠——永思堂——龙津桥——大魁阁塔——墨砚池——显宗祠——荷花塘——接龙桥——菩山第一门——砺江涌石埠头——贞寿之门——三遝庙——陈母戴太恭人墓——菩山第一泉——龙津街锅耳屋——朝列大夫陈公祠——姑婆屋——郞中第——两塘公祠——沙井气——许氏宗祠——集义门——龙漖村华南正道门楼——西园家垫——东炮楼一华光殿——善元庄公祠一庄有恭故居

②大岭烈士亭——陈捷云墓——集义门——许氏宗祠——沙井气——两塘公祠——郎中第——朝列大夫陈公祠——姑婆屋——龙津街锅耳屋——陈氏大宗祠——永思堂——龙津桥——大魁阁塔——墨砚池——显宗祠——荷花塘——接龙桥——菩山第一门——砺江涌石埠头——贞寿之门——三遝庙——陈母戴太恭人墓——菩山第一泉——龙漖村华南正道门楼——西园家塾——东炮楼——华光殿——善元庄公祠——庄有恭故居

二、水路:

大宗祠石埠头——龙津桥石埠头——接龙桥石埠头——砺江涌石埠头

①大宗祠石埠头——(柳源堂——功名碑——永思堂——三眼井——龙津街锅耳屋一朝列大夫陈公祠——姑婆屋——两塘公祠——菩提树——许氏祠堂——鳌鱼眼——集义门——大岭烈士亭——陈捷云墓)

②龙津桥石埠头——(龙津桥——魁阁塔——墨砚池——显宗祠——荷花塘——接龙桥——菩山第一门)

③接龙桥石埠头——(荷花塘一一显宗祠——龙津桥——大魁阁塔——墨砚池——菩山第一门)

④砺江涌石埠头_——(贞寿之门——三遝庙——菩山——陈母戴太恭墓——菩山第一泉——龙漖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