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香凝美术馆
何香凝 美术馆 是中国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国家级美术馆,也是继 中国美术馆 之后的第二个国家现代博物馆。
何香凝 美术馆以收藏、陈列、研究何香凝书画作品为主,亦将关注相关的美术家并对美术史料加以整理、保存,并组织海内外高品位的美术展览与精品典藏,通过对现代美术的学术研究及美术教育的推广等,弘扬中华文化传统,促进我国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及我国美术界与海外的文化艺术交流。
何香凝美术馆 展馆简介
何香凝美术馆 兴建时间
1995年5月13日何香凝美术馆经中央批准在深圳兴建;1996年3月1日动工;1997年4月建成,1997年4月18日建成开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 江泽民 题写馆名。
何香凝美术馆 建筑规模
美术馆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主体采用灰、白两色调,典雅庄重。建筑风格素朴大方,于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中体现着现代感,更体现着 何香凝 先生一生的品格。 其建筑设计力求体现 何香凝 女士一生的品格和庄重、实效、适度的原则。
宽广的广场,与中国民俗文化村西门入口相连接,是人与人交流、活动的生活化空间,也成为该建筑的前奏曲。通过十几个宽大的花岗岩台阶和二十余米长的人行天桥,将参观者一步步引入了馆内。整个建筑采用灰、白两色调,典雅、庄重;外观凹进的墙面与凸出的玻璃盒子形成强烈的对比,长长的狐形墙面上开出长方形的洞口,墙后数十株竿青翠竹随风摇曳。
主展厅之前是一个四合院式的中庭设计,中庭的南北中轴线与人行天桥和主展厅的中轴线相吻合,使该院成为重要的过度空间。中庭三面采用大面积的木棂窗门,摒弃了繁琐的装饰,在简洁、朴素、具有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中散发出现代感。
室内设计充分借用外环境的优美景致,当参观者欣赏二楼的展品后,拾阶而上三楼,楼梯的正前方,通透的大玻璃将民俗村的 石林 借进来,宛若一幅活的山水画。
“天井”中庭,不仅洋溢着东方庭院的逸趣,且使室内、室外互相呼应,从而丰富了参观者的视觉效果。公共大厅等处的屋顶使用了玻璃天棚。在天棚下,游人可见蓝天、白云,通过阳光的照射,建筑映照在地面和墙体上产生的光影,增添了室内空间的趣味性。
美术馆建筑共三层,设有主展厅、副展厅、多功能报告厅、公教活动区、咖啡厅书吧、藏品库、文献库、图书馆、裱画室、办公室、会议室等设施。
何香凝美术馆 地理意义
它是中国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国家级美术馆,也是继中国美术馆之后的第二个国家现代博物馆。它坐落在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 深圳 ,毗邻驰名中外的三大文化旅游景区“ 锦绣中华 ”、“ 中国民俗文化村 ”、“ 世界之窗 ”,和民俗文化村西门入口紧相连。
何香凝美术馆 展品
何香凝美术馆以收藏、陈列和研究何香凝先生的艺术创作及艺术文献资料为基本宗旨,亦将关注相关的美术家并对美术史料加以整理、保存,并组织海内外高品位的美术展览与精品典藏,并以策划、展示、收藏、研究优秀的传统艺术、海外华人艺术、女性艺术,整理和保存相关的艺术史文献资料等作为主要学术工作;注重交流、介绍和推广中外当代艺术;通过对现代美术的学术研究及美术教育的推广等,弘扬中华文化传统,促进我国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及我国美术界与海外的文化艺术交流。
何香凝美术馆 意义
为艺术家和艺术观众、鉴赏家、收藏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与 华侨城 文化旅游景区一流环境相融合。以舒适、典雅的环境氛围,鼓励人们问津艺术、座谈作品、聆听讲座、参与创作;注重艺术家个人的艺术表达,搭建海内外美术界与广大观众之间的桥梁,使艺术家、艺术作品和艺术欣赏者之间融为一体,从真正意义上推动中国美术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何香凝美术馆以何香凝艺术作品的收藏、研究、展示为基本学术工作,拥有国内外现存数量最多和最重要的何香凝艺术作品,集中了艺术家长达六十多年创作生涯中的代表性作品及相关文献。既是何香凝艺术创作的完整体现,也是研究何香凝及相关艺术家的重要资料。
建馆以来,何香凝美术馆作为着力推广和传播何香凝艺术和当代艺术的公共艺术机构,创立了“何香凝艺术陈列”“何香凝艺术精品展”(巡展)“深圳国际当代雕塑展”“何香凝美术馆学术论坛”“何香凝美术馆人文之声学术讲座”“全国美术院校油画专业应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两岸四地艺术交流计划”“海外华人邀请展”等核心学术品牌。于2005年创立了以整合海内外当代艺术资源,推动中国当代艺术与国际接轨的“OCT当代艺术中心”。
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何香凝美术馆已在中国艺术界、学术界和社会上获得了广泛的声誉,建立了当代性、学术性兼具的知识型美术馆的形象,并在国内外产生较好的影响力。作为中央统战部的直属单位,未来工作重心应紧扣时代脉搏,聚焦艺术行业发展,借力深圳先行示范区的区位优势,持续推动美术馆事业的发展。
何香凝美术馆 人物简介
何香凝 (1878.6.27-1972.9.1)女,原名瑞谏,又名谏,广东南海(今广州市 芳村区 )人。1897年与 廖仲恺 结婚。1903年夏东渡日本求学。9月与廖一起结识并多次拜访孙中山,决心献身民主革命,并受孙中山之托积极在留学生中进行活动。1908年8月经孙和黎 仲实 介绍,加入 中国同盟会 。此后数年,在东京目白女子大学及本乡女子美术学校学习,同时承担收发孙函件等后勤工作,并为孙领导的起义设计绘制过军旗等图案。其在东京寓所成为孙及同盟会骨干会员经常聚会的地方。
何香凝美术馆 人物经历
黄花岗起义
黄花岗起义 前夕回到广东。 辛亥革命 失败后与廖仲恺一直追随孙左右,进行讨袁与护法斗争。 陈炯明 叛乱时极为关心孙夫妇的安危,并全力营救廖脱险。随后,大力支持孙改组国民党,与廖一道成为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忠实拥护者和执行者。1924年8月担任国民党中央妇何香凝 图2女部长后,积极开展妇女运动。1925年孙在北京病危时入京侍疾,是孙中山临终遗嘱的签证人之一。孙中山和廖仲恺相继去世后,继承他们的遗志,维护三大政策,努力推进 国民革命运动 。1926年1月当选为国民党“二大”中央执行委员。后代理妇女部长职,积极支持 北伐战争 。
从“四一二”事变到建国后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与 宋庆龄 、 毛泽东 等通电讨伐蒋介石。1929年愤然与蒋介石决绝,后出国旅居欧洲。九一八事变后回国从事抗日救亡斗争,任 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 常务委员等职何香凝 图4。期间曾变卖书画为十九路军抗战募集物品,并同宋庆龄一起筹划救济工作,创办了伤病医院。1937年在 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 上与宋庆龄等提出恢复孙中山手订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案,要求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共同抗战。抗战胜利后致力于爱国民主运动,反对蒋的独裁与内战政策。1946年参加发起成立 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 的筹备工作。1948年1月与 李济深 等在香港创建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任中央常务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 中央人民政府 委员、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副委员长、全国妇联名誉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等职。1972年9月1日在北京逝世。著作编为《双清文集》下卷。
何香凝美术馆 参观信息
何香凝美术馆 门票信息
何香凝美术馆门票免费
何香凝美术馆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9:30—17:00(16:3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特殊情况将在官网通知)。
何香凝美术馆 注意事项
1、请凭有效身份证件进馆参观。
2、请勿将宠物、饮料、食品、金属物件、颜料、伞具、易燃易爆等物品带入本馆。大件提包、行李请存放于前台,小件物品可存于免费储物柜内,现金及贵重物品请自行妥善保管。馆内严禁吸烟、展厅内严禁饮食。
3、参观展览请保持安静,请勿大声喧哗、乱丢纸屑、随地吐痰。
4、严禁触摸展品、请爱护场馆内相关设备,如有损坏需照价赔偿。
5、美术馆是高雅艺术场所,衣履不整者,谢绝入内参观。
6、为了加强管理和确保安全,保证参观质量,维护参观秩序,本馆将在参观人流高峰期实行分时段、限量参观的方式,请大家予以配合和谅解。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老人、残疾人、现役军人(含武警)可凭 身份证 、 残疾人证 、 军人证 、 户口本 等有效证件优先参观。
7、团体观众(20人及以上)需提前预约,可致电。
8、残障人士如有需要,可寻求我馆工作人员的指导和帮助。
何香凝美术馆 交通信息
地址: 广东省 深圳市 南山区 华侨城深南大道9013号
公交: 21/26/101/113/204/222/223/235/369/M123/M132/M433/M487/N4/N6 至何香凝美术馆公交站
地铁: 深圳地铁1号线 华侨城站 C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