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史钟公祠

2024-07-21 13:50:41 深圳旅游 58

防御使钟公祠位于太平镇屈洞村。据祠内《钟氏祠堂碑记》载,祠堂始建于北宋开宝年间(968-975)。本是北宋防御使钟轼建来供奉先祖之祠堂,距今有1000余年的历史。公祠名“防御使钟公祠”是钟氏后裔为纪念钟轼而名之。据清代雍正八年版《从化县志》中武功篇《武功钟轼传》 记载,钟轼,原河南开封人,娶相国潘美之季女。开宝三年(970)奉命随潘美南征南汉刘鋹。次年得胜,收复60州和240县,加封广州留守,在番禺龙腾里(今从化太平屈洞村)建房为家。其后钟轼战死于观音山(今广州越秀山),系朝廷功臣,为宋朝巩固中央集权立下功勋。祠堂于明宣德六年(1431)重修,明末遭兵火之灾,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重建,以后仍有重修。2000年8月重修时复建了乐亭、牌坊,修补了残烂的窗花等。坐北朝南,原有六进。抗日战争时第五、第六进被毁,现存四进,连同两侧青云巷,总面阔20米,总进深60米,建筑占地面积2926平方米。祠堂为硬山顶,镬耳封火山墙,碌灰筒素瓦,鳌鱼衔脊,正脊灰塑人物,花草,卷浪纹,垂脊正面立瑞兽。各进及廊封檐板浮雕、花、草、瑞兽,戏剧人物、诗词歌赋。内墙墙上端满绘丹青历史典故与诗赋。祠前隔广场,前有“双龙戏珠”照壁和左,右石桅杆夹,桅杆夹上分别刻“清同治甲子(按:1864)科进士中式十六名举人”和“光绪壬辰(按:1892)科钦赐翰林院编修钟克猷敬立”。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为头门、牌楼、中座著存堂和后座。中、后座前均带两廊。两侧有书“腾蛟”、“起凤”字的青云巷。现修葺一新,

防御史钟公祠

头门面阔三间20米,进深三间11.99米,共十一架。两根石前檐柱,青砖红砂岩石脚,大门嵌红砂岩石门夹。


木门匾阳刻“防御使钟公祠”。匾长0.37米,宽0.70米,为浮刻金字绿底红边木匾,书法行笔遒劲而显棱角,气韵深厚。在题字两侧署篆章3方,分别是左“文章华国”,右上“诗礼传家”,右下“防御使印”。落款“乾隆岁次甲申(按:1764)季冬穀旦”。在一高0.9米的红砂岩石台基上,大门两侧立石狮子守门。两门枕石夹高架门槛,木板门,门绘门神。山墙墀头有砖雕图案。明间设中门,上书“诗礼传家“四字。在左侧山墙下部置砖雕门官神龛。门前七级石阶。


头门内天井建有”开宝流芳”牌楼及两座四角攒尖顶乐亭。牌楼建于中轴线上,为三间三楼牌楼,檐下施灰塑莲花托。“开宝流芳”牌楼两侧开两拱门,左“入孝”、右“出悌”。


中座著存堂,面阔三间12.08米,进深三间9.43米,共十三架。前置月台宽11.5米,深4.65米。月台施雕花石栏杆堂上置8柱,其中前后4根石檐柱,4根木金柱,梁架上的斗栱刻有如意纹饰,带有明代风格,屏风门上挂“著存堂”木匾,明间为隔扇门,两次间以青砖砌花窗,左次间还是原物,右次间的窗花是修缮时复原重新砌筑的。中座与后座天井两侧建廊,前后两端开月亮门,石柱上取雕花梁架。


后座永思堂,面阔三间14.63米,进深三间12.7米堂上置6根柱,两根石前檐柱,两根木前金柱,两根石后金柱,圆木柱粗壮,下承以鸭屎石柱础(周长达1.25米)。神龛两侧金柱特别,为八角砖柱,表面涂石灰。重修后把原来的建筑材料覆盖了,整个建筑布局仍保存完整。永思堂建有红木神龛祀钟氏历代宗祖,钟轼及潘美。


在中座著存堂后墙上嵌有宋、元、明,清5块碑,分别为南末淳祐丙午年(1246) 《始祖世系碑记》石碑、元泰定三年(1326)《始祖世系碑记》石碑、明宣德六年(1431)《钟氏祠堂碑记》石碑各一块,清康熙己亥年(1719)《钟氏祠堂五言古诗并跋碑记》石碑两块。宋、元两年代《始祖世系碑记》记录钟氏族裔分枝发展图及其祭田范围,它们拼嵌成一块,其上字迹因人为损坏而浸漶。一座祠堂内保存着内容如此丰富,年代连续详细的石碑,在从化少见。以下分述3块碑记石碑。


《钟氏祠堂碑记》石碑为1块,嵌于中座著存堂东后墙.由于历来遭人为之刻凿而原貌难辨,碑高1.03米,宽0.69米,碑题“钟氏祠堂碑记”为篆体,碑文则是小楷,大小2厘米见方,文字皆为阴文。碑文记录钟氏始在龙腾里定居并生息繁衍,建祠及其维修之沿革:“钟氏世系最口口盛,其始出于河南开封府祥符县,至于岭南而止口口口。开宝间,有为防御使者其始祖也,从口口口潘武惠公南征来广,乐其山川之胜.遂贯番禺宁乐乡马村堡,而卜居龙腾村焉。于是创舍宇,置产业,以为子孙计。又于其居第之旁别构一堂以为仪,左昭右穆,各有次序,与夫厨库口卓之娄.口口笾豆之希无不备具,奋而祭,秋而祀”。署“时大明宣德六年岁在辛亥(按:1431)季春良旦书,十六世孙炯辉等同立”款。


钟氏祠堂五言古诗并跋碑记,共两块,分别嵌在从中座通往两庑廊门外侧,高1.01,宽0.70米、阴刻狂草,书法功力深厚,文字悠意俊逸如行云流水。从碑文落款”滇文山萧大成题并识“及所刻篆印章得知内容及书写同出于清康熙年间从化知县萧大成之手笔。碑文全录如下:


朝发双风城,暮宿龙腾里。山水有余情,劳人无定止。风雨此无忧,况倚高栋宇。宇内千秋人,丰功铭宋纪;干戈靖蛮荒,耕读贻孙子。顺刚比王民,风雅比良克。今天假侯于此,口不获口为千秋光,侯忍乎?反复展读,忽忽长歌,雨声烛影中,有口乎如见者,武惠防御之灵应不昧也。


滇文山萧太成题并识


  防御使钟公祠前立桅杆夹,为屈洞村钟克猷立,铭刻:


  光绪壬辰(按:1892)科钦赐翰林院编修


  臣钟克猷立


  2002年7月,防御使钟公祠及钟轼墓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广州市第四次文物普查资料汇编》


地址:防御使钟公祠位于太平镇屈洞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