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德祠

2024-07-21 13:49:51 深圳旅游 66

增城报德祠位于增城区小楼镇腊圃村,在招贤山、卧虎山及澄溪水的名山胜水之间,是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腊圃村村民奉 朱元璋 圣旨建造的奉祀该村武将赖麒卿为国立功的祠堂。

该祠堂和先前已在此修建的仓沮圣庙(元代修建)以及景星楼(洪武甲子年增建)整体呈横向排列且互为一体,形成了一座独特的以庙、塔、祠,佛、儒、道三教合一,和谐相处的小型古建筑群。

增城报德祠以佛、儒、道三教合一的特点而日益为人所认知。

报德祠

报德祠 报德

据清代《增城县志》记载,赖麒卿,字广明,腊圃村人,少负奇志而勇于义,明洪武十四年,乱匪苏友兴在南雄作乱,广东总督招募"诛乱锄暴"义士前往除乱。赖麒卿有诛乱之志,与长沙乡廖孟圳联盟,招募义兵三干余人,从龙门过连平,进入始兴、南雄境内。南雄总兵统领赵庸见增城义兵前来助战,率文武官员出城迎接。赖麒卿率义兵在南雄战场上,所向披靡,屡立战功,令乱匪闻风丧胆,澄江雪峰山一役,将劣匪几近歼灭。赖麒卿凯旋而归,乘船南下,途中南雄府、韶关府以及广州驻地的广东总督分别为其设庆功酒。后在三江湾子洋村遭遇敌军暗算,赖麒卿遇难增江河中。广东省总督及南雄府总兵接到噩耗,甚为痛惜。邑人吏部尚书张度知道后,上奏朝廷,皇帝下旨在邑中建庙祀之,名为报德祠。

报德祠 建筑 -整座古祠没用上一根铁钉

“报德祠的门槛比别的地方高,祠堂大门之后开了一道中门。一般的祠堂在大门之后只有一道屏风或者白墙,但报德祠因为是皇帝所赐,所以可以开一道中门。报德祠虽然规模不大,但是规格很高。”,驻庙杨先彬道长介绍起来十分自豪。

站在报德祠高高的门槛前,杨道长将报德祠的历史向记者娓娓道来。“如今报德祠是由仓沮圣庙、景星楼三合一的一个建筑群,而仓沮圣庙前身又是北宋时期所建,最初这里是北宋年间的积因寺,所以这里应该有近800年历史了。”据介绍,古祠由木梁支撑起庙顶,但整座古祠没有用一根铁钉。

报德祠 中门

进入报德祠,紧接着所见的是红色仪门(即中门)。据报德祠的杨道长介绍,报德祠本是明皇帝为赖麒卿赐匾后,腊圃村民为世代奉祀赖麒卿而建的。其还表示,这里红色的仪门和仪门高高的门槛以及上面红底金字的匾额均代表无上的皇权,足显此小祠的与众不同。

报德祠 拜庭

中门之后是一个拜庭,拜庭周围树立着8根石柱,8根石柱中外围4根是圆形的,内里的4根则是方形的,寓意古代的天圆地方。“拜庭原来是皇族或者大官来到拜祭神明用的,百姓则在两边的回廊拜祭。”

报德祠 特色 -砚池、木棉树象征文武双全

整个报德祠除了有三座建筑之外,还有两个水池和几个百年以上的木棉树。

报德祠 砚池与放生池

两个水池分别是砚池和放生池。

砚池位于报德祠正门左侧的景星搂旁,呈圆形。因景星搂在池中的倒影像一支毛笔放在池中而得名砚池,寓意其如同一个洗笔的池子。


放生池位于报德祠正门的正前方,是一个三直边一弧边的池子,其作用顾名思义就是用于放生。

报德祠 景星搂倒影

景星楼,原名振星楼,又名文昌塔,建于明代,位于报德祠正门左侧(望向正门的右侧),为砖木结构楼阁式风水塔。其意是佐文风而养教出仕,以达显贵。景星塔中供奉的,则是神话传说中的文曲星。

景星塔旁有砚池,景星楼在砚池中的倒影,就好像一支毛笔放在池中一样,池子就如一个洗笔的砚池。

杨道长表示,腊圃当地自古人们好读书,所以处处可以看出为鼓励后生提笔读书的寓意。

报德祠 红木棉

报德寺旁边有一颗特别粗壮而高大的树。那颗就是与西园挂绿、何仙姑庙顶仙桃并称为"仙果、仙桃、仙树"的红木棉。

据说这颗红木棉已经有700多年历史了。传说从前村里的百姓穷苦,无钱治病,某天,一村民得到麻仙姑报梦,说有病就拾点木棉花到古井打点水煎了喝即能药到病除。该村民照做了,果真有效。此事传开了,百姓便认为此树有仙气而对其参拜,从此香火不绝。

如今这颗古木棉树,已经成为人们的许愿树,树上挂满了游人许愿的红布条。

据杨道长称,木棉树在南方又叫“英雄树”,象征着“武”。整个报德祠片区内,既有寓意读书的一系列建筑,又有象征“武”的红木棉,象征着报德祠文武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