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古庙
八角古庙始建于明朝,距今约600多年,是广东省三大新发现之一,也是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之一。八角古庙内供奉洪圣爷,目的是镇妖护符。
据文物普查专家称,这么完整的明代建筑在广东省内已不多见了。而之所以有如此高的评价,正是因为八角古庙建筑形制独特,是我国木架结构过渡到砖木石结构的实物建筑。
这座庙堂的屋顶为歇山顶,当地居民把歇山顶四条垂脊称为四角,前后两个歇山顶共八个角,故称八角古庙。八角古庙建筑独特,分为前堂、天井、后堂等,尤其在木结构上别具一格。据曾为八角古庙设计修缮图纸的广州大学岭南建筑研究所所长汤国华介绍,八角古庙是典型的殿堂式建筑。殿堂式属于“高等级”的架构形式,一般用于皇家建筑、寺庙等,布局严谨,讲究坐向、主次、对称,外型堂皇美观,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其主要特点是有两层屋顶(又叫重檐),屋内厅堂多、天井多、斗栱较多。如今我们所熟知的光孝寺、大佛寺等,都属于殿堂式建筑。
庙堂中心有一个四方形的天井,分别有一圈柱子围绕着天井和庙堂,形成了“回”字形的长方形格局。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尚杰告诉记者,这种由内外两圈柱组成相似“回”字的柱网形式是典型的金厢斗底槽式样。室内空间深邃,天井在当中更能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的意境。
在庙堂之内,共有32根木柱,纵横交错的梁柱与墙面并不贴合,青砖墙体都“藏”在靠墙的柱子背后。“这座庙最特别的地方是以梁柱承重,梁柱正相当于人的骨架。”尚杰说。八角古庙的结构采用了传统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和“穿斗式”混合结构。柱子将梁抬起,梁上靠着柁墩抬起更上面一层的梁枋的建筑结构就是抬梁式;用穿枋把柱子串起来,形成房架的叫做穿斗式结构。这种框架结构一般是先起梁架,再起外墙,外墙只起到闭合作用,并不承重,因此即便墙倒了,木柱依然可支撑起整座房屋。
别看八角古庙结构简洁,受力却非常科学,这点主要体现在斗栱上。由于在柱子与梁枋上因为支撑伸出的屋檐,需要有一种构件支撑柱屋檐下的枋子和椽子,古代工匠就用弓形的短木从柱子和梁上伸出,一层不够再加一层,弓木层层叠叠地挑出,屋檐得以伸出屋身之外,这样的弓形短木就是栱。两层栱之间以方木块相叠,这便是斗栱。承接横梁和立柱之间的红色祥云如意图案的斗栱不仅为了装饰,还起到了极其关键的平衡作用和防震作用。在唐山大地震之中,独乐寺屹立不倒,主要就是斗栱的功劳。如今斗栱的功能也被广泛应用在现代的高架桥之上。
八角古庙梁柱都很矮,最高处约有两米高。这种风格很有明代特色。建筑矮、屋檐长,步架也很大,材料虽然简单,但受力很科学。即使有人在梁上行走都不会有问题。抬头望房梁,只见最底层的横梁左右两端各凹进去一块曲斜面,与平时看到笔直笔直的梁大不相同。尚杰介绍,这种有一定曲线弧度的梁叫做“月梁”,因近似一弯美丽的新月而得名。宋代以前,大型建筑中不少梁枋都属于“月梁”,到了明清时期,官式建筑中已不再使用,但在江南民间建筑中却仍较为常见。梁下的雀替形状优美,这些细节都为朴素的古庙添上一丝柔和的色彩。
庙堂内中的柱子,除了靠近天井的4根石柱以外,其余28根柱子都是由坤甸木制成。坤甸木材质硬重,强韧耐腐,抗蛀力强,且不怕潮湿、置于潮湿处不会腐蚀,而浸于水中则越坚实,所以常用来造龙舟。而靠着天井的柱子以石头为材质,主要是为了防潮。柱子的柱础由切割成圆形和多边形的花岗岩砌筑而成,形似一个倒扣的盆,没有繁冗的装饰。据汤国华介绍,这是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
八角古庙在清朝中期及民国初期曾经重修,改供奉释迦牟尼。2003年广州历史文物普查,确定为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由政府出资70万元进行全面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