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烟雨

2024-04-15 08:14:41 深圳旅游 82

2003年7月,广州市开展第四次 文物普查 工作,原芳村区文化局组织文物调查员对辖区内的文物资源进行搜查工作,经过近一年的反复调查和现场勘察,在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帮助下,终于在原广州果子食品厂的工地上,挖掘出土烟雨井的遗址,见证了旧羊城八景之一的“大通烟雨”所在地,这引起了广州市民的关注,千年古井重见天日。

烟雨井,原位于大通寺(已湮没)内。大通寺在 南汉 时期称宝光寺,座落于花地口的珠江岸边,始建于南汉大宝元年(958),达岸禅师开山,由南汉后主出资兴建,属兴王府七寺之一。寺内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建筑,在天王殿前的天阶上开凿了一口深井,原称“龙霞井”,后在北宋时期改称为“烟雨井”。

大通烟雨 简介

宋政和六年(1116),经略使觉民题“大通慈应禅院”匾额,大通寺因而得名。清 康熙 六年(1667)郡人萧子奇捐资重修大通寺,并在烟雨井旁新建六角亭、烟雨楼,供游人观景和休憩。

清同治《番禺县志》载:“烟雨井在 大通寺 中,晨熹初散,常袅轻烟,所谓大通烟雨是也。”旧 羊城八景 ,从《双桂堂真本》所载:“寺中有龙霞井(烟雨井)朝出霞雾,四面遮盖,海上风帆,影落井中。两岸青山绿水,一派幽雅奇观,乃仙城八景之第二胜地也。”据传,烟雨井源通白鹅潭,一次寺中挑水工不慎把扁担掉落井中,后来在白鹅潭水面上发现,故有:“扁担放井流,白鹅潭上收”的民谣。又传,烟雨井在风雨来临之前,井中冒出大量烟霞;天气晴朗时,从井中可以看到白鹅潭江面的帆影。夜深人静,从井口可以隐约听到白鹅潭传来弦歌之声。

大通烟雨 诗词

巍峨壮观的古刹大通寺,神奇变幻的烟雨井,在历史长河中经历宋、元、明、清几个朝代,都被列为旧羊城八景之一的“大通烟雨”,实属罕见。历代骚人墨客、名士,对大通烟雨名胜古迹题咏赞颂,留下不少瑰丽的诗篇。其中有:明代郑懋纬写的《大通烟雨》诗一首。

积雨迷江岸,炊烟逗草莱。

鸥群飞不见,帆影望中回。

清代胡高德《岭南名胜记》中有描述大通烟雨的诗:

南来丝雨浑江烟,远接瀛洲近接天。

海色四周无税地,香浓百亩有花田。

云凝树杪绕归鸟,水长潭深任放船。

有脚阳春风景阔,甘霖何幸沛山村。

康有为 对芳树花埭(地)情有独钟,在大通烟雨胜景的南侧建有康园和康宅,并在康园的“小蓬仙馆”内写下了《人日游花地》一诗,对烟雨井咏物抒怀:

烟雨井边春最闹,素馨田畔棹方迥。

千年花埭花犹盛,前度刘郎今可回。

民国初年,广州社会动荡,治安恶化,经济萧条,曾是 广州 游览胜地的大通烟雨,日渐衰落游客稀少,古刹惨遭破坏,成为盗匪栖身之地。1939年初,日寇占领芳村同安坊,将大通寺内的天王殿、大雄宝殿拆毁,用其砖、木料修筑炮台和碉堡。烟雨井也被断砖残瓦壅塞,千年古迹终被毁为废墟。1953年,广州市信用合作总社在该遗址兴建了广州市农产品加工厂。1956年,该厂更名为广州果子食品厂。建厂初期,由于厂房位于珠江岸边的低洼地,故将厂房地面填高一米多,以防洪水。于是把荒废的烟雨井也一起填埋了。1958年,该厂在珠江岸边修筑码头,又将原大通寺的四柱三间的“大通烟雨”石牌坊拆毁。1998年,广州果子食品厂易地建厂,将原厂址开发建“恒荔湾畔”房地产小区。2004年7月,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考古队员经过2个多月挖掘,终于将“烟雨井”挖掘出土。在清理古井内及周边地带,出土一大批从宋代至清代的陶瓷器皿和钱币。有些瓷器的底部还清晰地刻有“大通烟雨”的字样。在钱币中,以“咸丰乾亨”的铅币最多,足有上千枚。这些珍贵陶瓷、钱币、见证旧羊城八景之一——“大通烟雨”的历史文化底蕴。

被填埋的“烟雨井”,位于原广州果子厂包装车间地面下约一米深处,出土后经测绘丈量,井口呈园形,由石构件组成,外径为1\ue01002米,内径为0\ue01082米。井内由15层石圈构筑,每层石圈高约30厘米,井深约5米。石圈均由白色砂岩打凿而成。2004年10月,广州市文化局组织10多名省、市 文物 专家到出土现场进行鉴定和评审。经专家评审,一致认为:“该古井结构简朴,造型和构件体现宋代建筑风格和特色,是广州市继发现粤王井后又发现极具文物价值的古井,且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2005年7月,“烟雨井”被 广州市人民政府 列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