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庆坊

2024-03-19 12:58:02 深圳旅游 156

永庆坊(广州)位于广州市最美 骑楼 街  ——荔湾区 恩宁路 ,东连 上下九 地标商业街,南衔 沙面 ,是极具广州都市人文底蕴的 西关 旧址地域。按照“老城市,新活力”的总体要求注入新时代的城市生活形态,是广州市致力打造的、具有历史文化传承和当代都市生活融合的、中国新时期城市有机更新的标杆  。

2020年8月22日,广州西关永庆坊正式挂牌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永庆坊

永庆坊 景区介绍

永远的乡愁,世界的广州。2016年, 万科 中标永庆坊一期项目并进行改造修缮。一期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更新建筑物约7000平方米,已于2016年10月开业运营  。2018年8月获取永庆坊二期,占地约9万平方米,更新建筑约7.2万平方米,2018年10月已启动改造,计划于2019-2021年分阶段开业。

在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永庆坊探索出了“党委统领、政府主导、企业承办、社会参与”的旧城微改造模式,用“绣花功夫”活化广州最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让老街重新焕发新生。  不同于“推倒重建”的做法,微改造模式基于原来外轮廓不变的前提进行建筑立面更新,让“旧”和“新”充分地有机结合。

永庆坊 所获荣誉

2021年8月,被中国侨联确认为第九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永庆坊 业态内容

永庆坊一期已开放特色民宿集群、文化体验店、特色餐饮、创意办公、文艺展演空间等多类业态;未来二期约7万平方米的空间里,将打造老字号一条街、西关风情体验区、滨水休闲餐饮区、复合型文化展览中心、沉浸式文化体验区、办公生活区等缤纷功能,创造新生活老城区结合的全新体验,塑造历史文化及现代生活交融的独特氛围,让人于都市中心享受美好生活时光。

永庆坊 规划定位

项目愿景

中国新时期城市有机更新的标杆、广州岭南文化对外交流的窗口;广州市致力打造的“老城市、新活力”的地标性都市新名片,具有历史文化传承和当代都市生活融合的城市更新示范区。

规划格局

三横五纵街巷:恩宁路沿街轴、片区中心轴、荔枝湾涌沿河轴三大横轴串联五条纵轴,形成整体片区骨架街巷。

四大主题空间:一街(恩宁路骑楼街)、一涌( 荔枝湾涌 )、一馆( 粤剧艺术博物馆 )、一院(金声电影院)。

街区特色

遵循“修旧如旧、新旧融合”的城市微改造精神,营建以“坊、巷、里、弄”为格局的开放式街区,形成都市中低密度的新人文体验场所。

永庆坊 项目大事纪

1931年  恩宁路 建成

2012年  骑楼 街保护与开发规划研究

2014年  恩宁路纳入街区保护

2015年8月  微改造试验区招标

2016年10月  永庆坊一期开放

2018年8月  万科 公开招投标获取永庆坊二期

2018年10月24日  习近平 总书记视察永庆坊  ,沿街察看旧城改造、历史文化建筑修缮保护情况,并听取了广州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汇报。他指出,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永庆坊 旧城微改方法

永庆坊结合广州千年商都的历史根脉,荟萃在地 岭南文化 历史风貌,在原有街坊里弄的城市肌理上,保留和修复西关骑楼、西关名人建筑、荔枝湾涌、粤剧艺术博物馆、金声电影院等城市乡愁记忆符号,真正实现老城市文化名片和新活力都市生活的城市价值新组合,以实际行动推动最广州、最国际的广州岭南文化对外交流的窗口。

1、修旧如旧,建新如故

房屋修葺按照“修旧如旧,建新如故”的思想,强化岭南建筑整体风貌特色,保留岭南传统民居的空间肌理特点。

2、交通梳理,肌理抽疏

在保存原有空间肌理的前提下,对部分建筑适当拆除和原址重建恢复,获得入口空间和尺度适宜的步行通道。

3、基础完善,消除隐患

片区内购置消防摩托、小型消防车等消防设施,房屋内增加消防喷淋,建立统一的消防控制系统;整理电力和通讯线路,整齐归一;结合地面青石板路的改造,优化对行人步行影响较大的排水方式;利用部分已动迁收回的建筑,配建公厕等重要公共服务设施。

4、文保专修,资源活化

对永庆片区内现存的文物保护建筑  ,项目团队邀请具备专业资质的公司、单位进行测量测绘,修缮设计;对结构进行加强加固;沿袭传统工艺,修复瓦屋面、青砖墙、红砖墙、灰雕、彩塑等传统元素,再现建筑传统风貌;修缮后,利用该场地举办具有西关特色的公共文化活动,以点带面,激发片区活力。

5、多元参与,社会共建

依照《办法》中第四十六条“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方参与、互利共赢”的原则,政府出让所持物业一定年限的经营权,吸引社会企业投资,并指导和控制改造工程的规划、建设和产业导入类型。

永庆坊 相关历史建筑

李小龙祖居

永庆一巷13号

为 李小龙 的父亲 李海泉 的居所。李海泉是 粤剧 一代名伶,20世纪30年代以演出“烂衫戏”成名,40年代名列粤剧“四大名丑”。后设立 李小龙祖居 特展,复原 西关大屋 建筑,详述李小龙生平与演艺历史。屋内保留了典型的西关大屋建筑风格、具有时代特色的砖木结构,内有雕花大梁、彩色 雕花玻璃 屏风。

李小龙祖居特展由13个主题篇章和3处过渡空间构成,除了有“李氏家族”“少年得志”“功夫巨星”等历史资料内容的呈现外,李小龙祖居还融合了更多现代科技手段来提升参观者的感观体验。参观者甚至可以与李小龙来一次“隔空交流”,“武学天才”展厅内的3D全息投影动态,将李小龙的一招一式悉数还原。

八和会馆

恩宁路177号

前身为佛山“ 琼花会馆 ”,1889年首次落址于黄沙,后又迁址于此,为海内外粤剧总会。最盛时期6000多会员登记在册,成就恩宁路“粤剧之街”的美誉,近190多位名伶在周边择居。由此,粤剧业内自称为“八和子弟”。

銮舆堂

永庆二巷7号

前身为“ 德和堂 ”,为八和会馆旗下八分堂之一,为粤剧武打行演武之地,召集粤剧的龙虎武师。每年华光师傅诞迎神赛会巡游礼,均由銮舆堂弟子担任,是巡游路线的出发点,堂内亦收藏过八和会馆黄沙原址日军轰炸后依然完好的文物柏木大门。

金声电影院

恩宁路265号

1934年开业,原名金声戏院,英文名GRAND THEATER,位于恩宁路与 宝华路 交叉处。金声戏院放映的第一部电影是《ALICE IN WONDER LAND》,当时译为《爱丽丝梦游记》,全城轰动。后戏院更名为金声电影院,是广州率先引入空气调节设备的公共场所,1970年代末戏院达到辉煌期。

影院建成时,前楼达6层楼高,面积2000多平方米,内有1500个座位。一时成为 西关小姐 、 东山少爷 潮流云集的场所。

泰华楼

多宝坊27号

建筑为典型的岭南风格,清同治十三年(1874)清探花、书法家、收藏家 李文田 辞官回乡,于广州荔枝湾畔建 泰华楼 ,作为 李文田探花第 的书轩,藏书甚富,藏有“东岳泰山碑”和“西岳华山庙碑”的早期拓本,弥足珍贵。李文田在这两个拓本中各取这一个字,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泰华楼”。

现存占地面积300平方米,为广东地区罕见的保存完好的清代藏书楼。

詹天佑故居

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号

詹天佑 为茶商后人,曾祖父曾借“ 一口通商 ”的广州经营安徽茶叶,通过“ 十三行 ”行销海外,詹天佑祖父一辈入籍南海。后由于《 南京条约 》签订,一口通商废止,詹天佑父亲改为代写书信与篆刻为生。詹天佑十二岁报考清政府筹办的“幼童出洋预习班”,后留学美国,考入 耶鲁大学 攻读铁路专业。回国后,以“人”字形路轨建造了 京张铁路 等著名工程。故居为清末民初民居式样,记录着詹天佑留学前的幼年生活,后故居旁小学命名为“ 詹天佑小学 ”。

清宝庆大押

多宝街宝庆新中约43号

宝庆大押 为5层建筑,建于清末,是清末广州六大 当铺 之一,楼高20米,曾是清末广州的城市制高点之一,也是当时的地标式建筑。前座铺面、后座库楼均保存较为完好,见证清末短短数十年间广州“当铺多过米铺”的金融奇观。

永庆大街24-28双号民居

永庆大街24、26、28号民居位于荔湾区多宝街恩宁路永庆大街,为一连三座红砖民居建筑,建于中华民国,由厅、房和 天井 组成。建筑正立面为红砖砌筑,侧立面和背立面以灰砂砖砌筑,24号主入口有三角形砖砌半柱、 山花 ,一二层窗之间砖以三横三纵方式砌筑,窗周亦有砖砌线脚装饰, 女儿墙 有 檐口 挑出,整体风格简约大方,融汇了西方文化和汉族传统民居风貌特点。对研究民国时期西关洋楼建筑具有一定的价值。

2011年12月被公布为荔湾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永庆坊 交通配套

交通指引

地铁干线:1、6号线双地铁,长寿路、黄沙、如意坊三个地铁站距离项目约300-800米。

自驾路线:可通过内环路、中山八路、康王路等主干道便捷抵达。

未来交通:建设中的如意坊隧道,快速接驳芳村、海珠、天河等城区。荔湾加建的沿江路、广佛放射线二期、快捷路二期、康王路下穿流花园隧道等,四条主干道,致力于促进荔湾与环市东、珠江新城等核心板块的交融,加快区域发展。

周边配套

周边景区:荔枝湾景区、沙面欧陆风情区等

商业设施: 上下九 商业街、 西城都荟 等

文化景点: 陈家祠 、粤剧艺术博物馆、 十三行博物馆 等

粤式美食:陶陶居、莲香楼、陈添记、顺记冰室、荣华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