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河浦-“东山小洋楼”

2024-03-18 19:22:20 深圳旅游 407

新河浦路

新河浦路是广州市越秀区东山的一条市政道路,呈东南-西北走向,连接东华路、白云路与美华北路,属于历史文化街区。

新河浦路是历史文化名城广州近现代史的缩影,拥有全市现存规模最大的中西结合低层院落式近代建筑群,2000年获广州市首批“历史文化保护区”、2020 年公布为“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


新河浦,是位于中国广州市 越秀区 的一个地方,以“东山 小洋楼 ”著称,是广州的旧豪宅区。新河浦的区域范围大致为东起 达道路 、西至均益路,北接 庙前西街 、庙前直街、 寺贝通津 和 广州铁路局 用地,南临东华东路、新河浦涌和 东山湖公园 ,面积大概有62.9公顷,合共有493栋历史建筑。

新河浦 基本介绍

广州人旧有“有钱住西关,有权住东山”的说法。民国时期,新河浦地区是华侨、富商和政要的聚居地,这里的住宅楼房以西洋式花园别墅格局。广州市现存最大规模的中西结合的低层院落式近代建筑群就位于此处,和城西(西关)的西关大屋一样,是广州两处典型的传统民居,在2006年4月16日被正式划归市级 历史文化保护区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于曾在这里召开。

新河浦

新河浦大部分历史保护建筑为独立式低层住宅,多是仿西洋古典式建筑,以清水红砖墙、民国 水刷石 、西洋式风格为主要建筑特色。 而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有四座,分别是春园、简园、逵园和培正路的明园。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东山,除了华侨富商巨贾会聚,不少军政要员也纷纷在此大兴土木。现在的合群路、美华路、达道路、梅花村等地方,都是他们兴建别墅公馆的主要地点。岁月如梭,如今透过一栋栋外墙斑驳的小洋楼的高贵气息,你会领略到老东山昔日的派头和今朝的架势。比如它拥有最具代表性的五大侨园,春园、逵园(中共三大会址旧址)、简园、明园、 隅园 ,还有基督教 东山堂 等等。随便问一个老东山,也许他也说不清楚所谓“东山五大侨园”是指什么,因为新河浦一带类似的别墅洋房甚多,随便哪一家,历史都是那么的悠久,那么的有分量,那么的有个性。历经80年的红砖楼逵园,三座洋房成一体的春园,中西合璧的简园,洋房别墅般的明园,英伦风格的隅园都一度赫赫有名。据资料显示,新河浦目前保存下来的洋房有600多座,占广州市侨房的四分之一,是广州市现存规模最大、中西结合、低层院落式民居街区,也是广州市侨房最集中的区域。

新河浦路北面是一排老式红砖洋楼,厚重的红砖显示出昔日的辉煌,或旧颜未改或古屋披上新装,马路南边则是河涌,在古树簇拥中静静流过,古树绿荫下光影斑驳,洋楼显古,鸟鸣路更幽静,看着上世纪的仿西洋式建筑群,让人恍如隔世,忘记身在何处。新河浦路一带的老别墅风韵犹存,吸引了投资者垂青,其实在广州培正路、烟墩路、 寺贝通津 等一带和西关 逢源街 、昌华街也有为数不少的老别墅。有些老房子、老别墅成为酒吧、咖啡屋、茶吧等时尚休闲场所;有些被改作写字办公用途。如新河浦一带的别墅区,这个区域别墅的较多业主在国外,而且较多物业被列为文物保护物业,虽然这里的旧别墅可出售,但新业主不可改变旧别墅的外观,只可进行室内装修。

2007越秀区政府决定分两期对新河浦社区进行综合整治,整治工程包括"三线"下地、绿化、广场建设、拆违、规范防盗网、房屋立面整饰等,整治范围占地146000平方米,其中包括374栋楼宇。明年上半年,改造工程结束后,新河浦社区将成为一个"中西结合、适宜居住、有中国近代建筑风情的小区"。

新河浦 旅游指南

精选路线:春园――中共三大旧址――逵园――明园――简园――培正中学(美洲华侨纪念馆)――广州市七中―― 东山堂 ―― 隅园

春园――曾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办公处

位于东山新河浦路22号-26号,是中共“三大”部分代表居住的地方。坐北向南,门前有条小河。民国时期,这里是3幢并列同一式样的三层洋房,楼高13.5米,每层深19.1米、宽9.8米。24号楼顶天台建有一座混凝土结构的八亭。四周有围墙,高2米。围墙门口向南,门柱上面各有一座石狮子,门楣上写着“春园”两字。春园于20世纪初由美国华侨所建,面前是新河浦路。春园主人在这里建了三座小洋楼,颇有气派的西式风格。目前,这三座洋楼都重新经过修葺和粉刷。

春园是 中共三大 的代表居住的地方,毛泽东、 陈独秀 、 李大钊 等人就在此住过。现在是开放的博物馆,房子里的物件都是按照以前摆置。

中共三大旧址

位于恤孤院路3号(原恤孤院后31街号),这里原来有一幢两层砖木结构金字瓦顶的房子,坐西向东,门临大街,建筑呈正方形,长阔各20米、高6米多,每层有房子两间,靠北的一间较大。

2006年7月1日 羊城 ,骄阳似火。广东省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的重头戏——中共三大会址、中共中央机关旧址保护工程竣工暨纪念馆落成典礼在广州隆重举行。走进进纪念馆,迎面而来的是革命先烈的浮雕。沿左手的电梯下到负一层,就开始了第一部分“中共三大召开的历史背景”的参观。第二部分“中共三大的召开”位于一楼,是所有部分中最生动的一个环节。真人般大小的硅胶像重现了中共第三届 中央执行委员会 分工会议的场景, 陈独秀 、 李大钊 、毛泽东等9人神态动作各异,栩栩如生,甚至连眼角纹都有,不少参观嘉宾都在此照相留念。

逵园――确定中共三大旧址的重要坐标

逵园位于恤孤院路9号,很容易便可以找到它,因为正对着它的是一个宽阔的广场,上面矗立着中共三大;会址纪念碑。逵园建于1922年,由美国华侨马灼文所建。历经80多年,这栋高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子,外墙红砖依然保存完好。首层、二层的仿希腊式柱,重新进行了粉刷。楼房上方建有突出的拱门楼,门楼上塑有字样,按照西方建筑的习惯,这可能是逵园的建造年份。逵园的庭院遍植花木,特别是蒲葵树,郁郁葱葱,所以人们渐渐地,也就把这里称为葵园。

逵园本身的故事不多,但在历史上,却扮演了一个独特而光荣的角色。原来,中共三大会址之所以选择恤孤院路上一座毫不起眼的砖木结构瓦屋,是因为这里地处郊区,偏僻幽静,人烟稀少,有利于保密工作。但是从外地来广州参加会议的代表,却遇上了不易找到会址的麻烦。幸好正对着三大会址的逵园,在一片简陋低矮的旧式瓦房中十分突出,尤其是门楼上的的字样,成了代表准确识别中共三大;会场方位的一个坐标。后来,中共三大;会址在 抗日战争 期间被炸成一片烂地,也正是逵园,这个会址才得以重新被辨别确定。

明园――“洋房别墅”原貌依稀

明园位于简园的斜对面。明园在建成之初,是两幢风格相同的三层红砖楼房,中间入口为罗马柱式门廊。明园环境幽静、绿树遮阳、清爽宜人,环绕着的是一片竹林。当时,在这里住的都是一些华侨。由于附近没有什么楼房,明园被人们称为“洋房别墅”。

现在,明园的围墙大门依然保存着,但原来的红砖楼,被一栋白色的新房子完全阻挡了,穿过一扇斑驳的铁门,沿着小路往前走,才能看到传说中的洋房。其中一栋正在修葺,另一栋由一 黄姓 人家居住,当年的面目已难以辨认。

简园――极具欧洲建筑风格

位于培正路上,是南洋烟草公司简氏兄弟所建的私人别墅。 简照南 、 简玉阶 两兄弟,是20世纪初我国有名的华侨实业家,1906年在香港创办南洋烟草公司,提倡国货,与英美烟商竞争。当时,培正路一带还是一片田园果林,具有欧洲建筑风格的简园落成,十分引人注目。

简园建成之初,这座洋房高三层,前花园有喷泉花圃,围墙上部以绿釉陶竹筒装饰,券拱式门楼上端是飘出的阳台。首层门廊入口处,还立着一对威严的宫廷式狮子,为这座宅园增添中西合璧的韵味。

简园建成之后,曾用作德国领事馆。二十世纪20年代,国民党要员 谭延闿 曾住在这里。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期间,毛泽东常在会议休会时,到简园拜会时任 大元帅大本营 建设部长的谭延闿,争取他支持国共合作。

历经80多年,简园旧时的花圃,被用作一个停车场,房子有人居住着,二楼还拉起防盗网。涂刷着米黄色粒状灰砂的外墙倒保存良好,依稀可以窥见当年的风采。

培正中学

广州培正中学 坐落在广州市 东山区 培正路,占地6万平方米,校舍古朴典雅,环境幽静优美,是广州市花园式单位。1994年培正中学首批被省教育厅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 培正中学是广州百年名校之一,创办于1889年。1907年始建东山新校,三十年代又在香港、澳门建分校,近年来,穗、港、澳 培正 三校加强了联系和交流,有效地促进了教学的发展。

美洲华侨纪念馆

穿过龙檐绿瓦的培正中学校门,在广场右边的是“美洲华侨纪念馆”的高柱拱门,十分洋气,但顶上碧瓦又分明承载着中华的传统。左边的图书馆有着更多的中国传统建筑元素,粗大的红圆柱支撑着绿瓦龙头飞檐的门楼,楼顶琉璃瓦脊还排着一排排故宫宫殿常看到的山羊等吉祥动物,但那一个个拱门又显然糅合了西方建筑的风格。

广州市七中

广州市第七中学 前身为 培道中学 ,创办于1888年,由美国浸信会传道会初设妇孺班开始,几经变迁,在1962年定名为广州市第七中学至今,是广东省首批省一级学校,广东省文明单位。

东山堂

改建的 东山堂 坐西朝东,占地33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为两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美式建筑。有礼拜堂、副堂、主日学堂等建筑及宽阔场地。堂内有一个有1300个座位的圆形大厅,是信徒教友祈祷礼拜的地方。

1960年全国实行教堂大联合,该堂与其他几间教堂合并,易名为 基督教东山堂 。“ 文化大革命 ”期间教堂停止活动,1979年9月30日恢复开放,为广州市基督教首间恢复宗教活动的教堂。复堂后,常为教徒举行洗礼活动,设有诗歌班、按立执事等。宗教活动有主日崇拜、星期三晚证道会等。

隅园――英伦风格“西曲中词”

隅园 位于 寺贝通津 42号,它的设计者、最初的主人是广州早期留英、美学生伍景英,1925年国共合作时期,他曾担任海军造船总监。

隅园大约于1931年建成,整体风格源自英伦。但伍景英在设计时将英伦建筑风格融进本地特色。英式洋楼的阳台多是全封闭的弧形阳台,但为了适应南方闷热的天气,隅园的阳台设计成凹陷进去的通风阳台。阳台在英式梁托上,加上中国独有的吊钟花形,这种建筑风格被人称为“西曲中词”。

隅园现在属于私人庭园,外面竖起了高高的围墙,旁边建起了一栋两层蓝色房子。虽然如此,依然可以清晰看见洋房的 琉璃瓦 硬山顶 、 红砖 清水墙 ,庭园里生长着多种不同古树,郁郁葱葱,供人遥想当年的清静、典雅。

交通

公交:811,813新河浦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