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村

2024-04-15 08:14:29 深圳旅游 90

黄埔村,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 琶洲街道 下辖自然村, 中国传统村落 ,位于琶洲岛上、黄埔涌北,村域面积2.5平方千米  。

黄埔村因水而生,因港而兴,是广州千年商港性格的典型代表,既是中国“ 海上丝绸之路 ”发祥地之一,“ 一口通商 ”的外贸名港,也是中美贸易开端等中国对外交流贸易重要见证的泊地。黄埔村保留了较完整的村落格局,彰显着典型广府多姓宗族村落的特点,村中有“ 日本楼 ”、“姑婆屋”、 清代商人会客用的“涉趣花园”等特色建筑,保留了“舞龙不舞狮”、“食鱼不能翻”、“先尾后头”等许多独特的习俗  。

2013年8月26日,黄埔村被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公布为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  。

黄埔村

黄埔村 村落历史

隋唐以降,广州的对外港口为扶胥港(即波罗庙),后因珠江前航道日益淤积,地处珠江后航道的 黄埔古港 开始成为对外贸易货物的进出口岸。

北宋嘉祐年间(1056年—1063年),黄埔村以固有的水塘为依托开始兴建。

在宋元时期,黄埔村最先在村面东段建村,后又在村西面西段扩建。

自宋代以后,黄埔村长期在海外贸易中扮演重要角色,南宋时此地已是“海舶所集之地”。

明清以降,黄埔村逐步发展成为广州对外贸易的外港,黄埔村西侧的黄埔古港开始建设。

清代,黄埔村属番禺县茭塘司管辖。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至同治年间(1862年—1874年)近二百年中,广州海关在黄埔村设挂号口,即设有黄埔税馆、夷务所、买办馆和永靖营等机构,承担管理广州对外贸易的许多职能。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颁令撤消了江、浙、闽三海关,保留粤海关成为“一口通商”的唯一口岸长达80多年,黄埔泊地有黄埔税馆、夷务所、买办馆等,外国商船只准在这里报关后由中国的领航员带商船入港,办理办理卸货、通关和回程手续,然后货物才能进入 十三行 交易。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至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间,登陆停靠过黄埔村的商船有5107艘,平均每年为63.8艘,黄埔古港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贸易平台。

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首航中国,途经黄埔村。

18世纪末,黄埔港除外贸经商外,也是洋人偷运华工(俗称“猪仔”)到中国国外的主要港口。

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在中国获得殖民特权,从此洋人及其人贩在广东沿海掠买、贩运华工活动公开化,黄埔水域成为“猪仔”船的据点。

清咸丰九年(1859年)冬,美国的“米心扎”号、“葛福那英敦”号、“拜尔尼尔”号、“吉第先逊”号、“来福扬基”号和欧登堡国的“芬尼克赤纳”号等6艘“猪仔屯船”同时停泊在黄埔港。

改革开放后,黄埔古港由于河道冲击逐渐被荒弃,新居住建筑在古聚落的北面迅速建立,新建道路架构织起了北部的居住区,逐步发展成现存规模  。

1999年,海珠区文化部门开始对黄埔村的文物建筑进行摸底调查。

2002年7月,黄埔古港遗迹和黄埔村早期建筑被定为广州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

2009年,海珠区人民政府启动了黄埔古港古村历史文化景区保护工程,按照“村港一体”的宗旨,通过立面整饰、景观绿化、古建筑修缮和水利河道等工程,对古港古村周边环境进行升级改造  。


黄埔村 地理环境

黄埔村 位置境域

黄埔村位于广州市海珠区 海珠岛 东部, 黄埔涌 北  ,濒临 珠江 ,北与 天河区 、东与 黄埔区 、南与 番禺区 黄埔涌相望,村域面积2.5平方千米  。 黄埔村

黄埔村 地形地貌

黄埔村以珠江入海口水网平原为主  ,地形也具有明显的水滨城镇特征,西北高东南低,西北为黄埔村相连成片的100多米高的生态林700多亩,是村域范围内的地形高点。东南方地形相对平坦,主要为耕地和鱼塘  。

黄埔村 水文情况

黄埔村三面环水,珠江主水道和宽阔的黄埔涌在黄埔村前分流而去,在村的东南西向形成了宽广的水域,具备天然良港的条件  。

黄埔村 村落特色

黄埔村 选址理念

黄埔村选址珠江出海口的沙洲,北依琶洲塔,南临珠江主水道背靠小山;村内祠堂前面一般都有风水池塘,构成了村内丰富而有层次的自然环境。黄埔古港的水域不但宽阔畅通,而且是一个天然浅水湾、帆船的避风港  。

黄埔村 空间布局

黄埔村村落布局以祠堂为中心,各姓聚落在呈局部棋盘式分布的同时,同时也顺应山岗、河流和水塘的形态走势。

村外有8面池塘,面对池塘是宗祠建筑与其后棋盘格局的的民居建筑,村头有四面门坊和榕树,村口有北帝庙、洪圣庙等神祠,村内保存数十条纵横整齐、南北贯通的街巷,呈现出传统“里-坊-街-巷”的格局。

古代黄埔村分为12坊,即申明居、磐石、石门、碧沙桐、柳塘、大道、泰来、西浦、北浦、根庆、宾日、太平。同时还有街、里、巷的建置,如汇源街、惇庸街、太平里、青云里、副魁巷、桂芬巷等。

以道路水网为枝干,不同姓氏民居建筑聚落形成棋盘状空间格局,聚落朝向由各姓氏宗祠祠堂引领,体现出岭南传统儒学文化影响下的宗族村落秩序。古黄埔港在水路交通为主时期是进村的主要入口,为防御的需要,村外围环村开挖了护城河  。

黄埔村现存建筑按其兴建的年代不同,大体上呈环状分布。清末民国时期的历史建筑集中在中心地段,内环主要为1949年到20世纪80年代所建房屋,外环房屋多为20世纪80年代后所建。位于村东部的环秀里小区是黄埔村内统一建设的新型居住小区  。

黄埔村 经济社会

黄埔村 人口

据2020年2月中国传统村落博物馆官网显示,黄埔村的主要民族为汉族,有户籍人口3582人,常住人口12000人  。黄埔村早期有黄、关、卫、袁为主要姓氏,后来以罗、冯、胡、梁为主要姓氏,以及陈、区、叶、汤等姓氏  。

黄埔村 经济

据2020年2月中国传统村落博物馆官网显示,黄埔村有耕地16120平方米(24.18亩),其中菜田378667平方米(568亩),果园535333平方米(803亩)  ;主要产业为种植、租赁,村集体年收入150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4286元  。


黄埔村 主要景点

黄埔村 冯佐平故居

冯佐平故居位于黄埔村惇慵街10号,俗称“日本楼”,建于民国14年(1925年)。“日本楼”大门及院墙面阔14.6米,总进深16.2米,主建筑为三进两层。正面主楼为“凹”字形。两边各有狭小天井。青砖、木结构,阳台部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冯佐平到日本求学时认识了日本天皇裕仁的侄女,不久结为夫妇。民国13年(1924年),40岁的冯佐平携妻儿一家4口回黄埔村定居,民国14年(1925年)兴建了这座富有日本风格的小洋楼,是中日友好交往的实物史证。

2002年7月,被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

黄埔村 商业集市

海傍街

海傍街紧靠酱园码头,是旧时黄埔古港的商业街之一,原称“西市”。街内两侧有专门为外洋船舶服务的“修整鬼船”的木匠铺、漆匠铺、铁匠铺,为洋船补充食品等物的食杂店等。现存“海傍东约”牌坊一座,为咸丰时期石额,街道附近散落着大量多国文字的石碑和外国海员、商人的墓碑。

黄埔直街

黄埔直街是明清时期热闹繁华的商业街“东市”,保留了部分清代建筑,现有建筑三十多间,按当年前铺后家建筑风格复原  。

黄埔村 姑婆屋

姑婆屋位于黄埔村柳塘大街1号,为清代建筑。建筑坐西南朝东北。总面阔17.07米,总进深12.7米,总高8.78米,占地面积220平方米。姑婆屋为古黄埔村姑婆(即终身不嫁的单身妇女)聚居之所,是当时社会的特定产物,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

2002年7月,被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

黄埔村 敬波梁公祠

敬波梁公祠位于黄埔村夏阳大街1号,为清代祠堂,建于清代,砖、木、石结构;坐西朝东,三间两进,面阔8.8米,进深15.9米。对研究海珠区祠堂建筑有一定的文物价值。

2002年7月,被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

黄埔村 海傍东约门楼

海傍东约门楼位于石基社区海傍街。牌坊阔3.6米,内门阔1.6米,深约1.5米,牌坊高约5米,花岗岩石刻“海傍东约”“咸丰四年仲秋”等字样。门楼建于清代,且两门楼多设防盗木柱,是清代村落防御外敌的一种设置,与村落布局、交通及文化习俗有密切联系。古牌坊已被重修,石匾保存完整。

2002年7月,被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

黄埔村 历史文化

黄埔村 地名由来

传说古时有一只美丽的凤凰飞来黄埔村停留,从此这里人丁兴旺,五谷丰登。又由于此村位于珠江岸边,而水边地区称“浦”,水中陆地称“洲”,所以村名取作“凤浦”或“凰洲”。今黄埔村口现代牌坊刻着“凰洲”字样,村南牌坊刻有“凤浦”二字。明清年间,大量外国商船经常汇集停泊于附近水域,传说洋人讹读“凤浦”为“黄埔(WHAMPOA)”,“凤浦”被称为“黄埔”  。

黄埔村 文物古迹

综述

黄埔村内的文物古迹众多,其中包括黄埔古港遗址、古商业街遗址(海傍东约、黄埔直街)、古祠堂(胡氏宗祠、文楷冯公祠、云隐冯公祠、罗氏宗祠、左垣家塾、化隆冯公祠、梁氏宗祠、主山冯公祠、潮江胡公祠、容川冯公祠、宣义冯公祠、翘轩家塾、晃亭梁公祠、敬波梁公祠、东阳冯公祠、子义胡公祠、美石冯公祠、禄贤梁公祠等)和古民居(涉趣花园、梁询故居、姑婆屋、梁兰芳故居、紫霞居、冯佐平故居、冯肇宪故居、黄埔村盘石大街八巷4号民居、黄埔村盘石大街13号民居)、古门楼(凤浦门楼)、古庙神宫(北帝庙、黄埔村三圣宫)、青石板巷与古井等,这些古迹大多建于清代,体现了广府村落的传统的儒家文化,也兼具港口城镇的商贸性格  。

黄埔古港遗址

黄埔古港遗址地处黄埔涌河畔,河面竞阔,对岸的连绵小山马鞍岗是天然避风屏障,水域紧靠珠江主航道。今黄埔村石基河口一带水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粤海关黄埔税口。按《粤海关志》黄埔税馆图,黄埔税馆遗址在黄埔村南码头与酱园码头一带的河堤旁。南码头遗址在黄埔村南侧,昔日用于停泊洋船和远载外商货物的“西瓜扁船”等船只,现已淤积,后来又在淤积的滩涂上新建了石基村。今石基河口仍有海傍东约的古建筑,与别处不同的商业街布局,残存的碑记,沿海港口普遍存在的洪圣、天后(妈祖)等庙宇,证明这里就是昔日的港口。码头附近仍然可见散落在各处的外国海员、商人的花岗石墓碑和花岗石刻“埠头”碑石。

2002年7月,被公布为广州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

冯氏祖墓

冯氏祖墓位于黄埔村市场东北侧。建于明代。墓坐西南朝东北,占地面积约76平方米。为垄环挂榜抄手墓。墓壁为青砖人字斜砌,花岗石做边。灰砂地,一重子孙基,前有兜金。墓碑用黑色砚石刻制。碑龛四周有花岗石框,两侧刻方柱、柱础,上有额枋,额枋下两侧有雀替,庑殿顶,龙船脊,中有宝珠。檐口刻瓦当滴水,卷草纹封檐板。碑龛上方有花岗石刻祥云涌月图案。是历史研究的实物史料。

2002年7月,被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

禁占毁涌基约碑

禁占毁涌基约碑位于新港东路黄埔村西畴里16号旁。花岗石,现露出地面高0.6米,宽0.6米。此碑石是一则乡规民约,告诫村民不得侵占及毁坏涌基,是研究当时风俗的很好材料。石碑有一半埋在地下,碑上字刻仍清晰可见。

2002年7月,被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

黄埔村 历史人物

梁经国

广州商业巨擎,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梁经国创立天宝行,成为十三行的行商之一。1811年开始,即承充英国东印度公司商船的保商。是东印度公司主要贸易伙伴。二品官衔。

胡璇泽

尊称伟黄埔先生。清光绪三年(1877年),被清政府任命为中国驻新加坡第一任领事。同年被俄国沙皇任命为俄国驻新加坡领事。1879年被委任日本驻新加坡领事。

梁诚

外交家。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年任驻美公使,曾为中国争回部分“ 庚子赔款 ”,争回 粤汉铁路 修筑权,作为兴学育才经费创立了游美学务处,为 清华大学 前身。

胡栋朝

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著有《比较柱桥及钉桥之用》、《中国铁路指南》,设计了惠爱路(今中山四路、中山五路、中山六路)、永汉路(今北京路)、长堤大马路等。后任岭南大学工学院院长。

冯肇宪

中国近现代革命先锋。民国11年(1922年)初,被孙中山委任为广州舰队“永丰舰”舰长。同年,陈炯明在广州叛变,冯肇宪与“永丰舰”奋战,将孙中山先生安全送达上海,在返回广州讨伐叛军的途中牺牲,年仅27岁。

梁庆桂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梁庆桂奉学部之命赴美州筹办侨民教育。在梁庆桂的劝说影响下,一些热心兴学的华侨,先后设校办学8间。

冯锐

曾留学美国攻读育种学和农业经济,取得博士学位回国。任南京东南大学教授,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理事,后于民国22年(1933年)至民国25年(1936年)在广东任农林局长,对发展广东糖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

黄埔村 节庆活动

端午节赛龙舟

扒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其中“龙船景”是专属于广东地区的习俗。农历五月初一到初五是“龙船景”最为集中的时候,海珠区的各个村落都会举行龙船巡游“探亲”,会不停地串门和探亲访友,具体时间则由各“老表”、“兄弟”(各村龙船会之间的称呼)商定,“探亲”彰显的不仅是宗族之间的实力,更是家族邻里的友爱情怀。

上匾

“上匾”也称“逢十出一”,相传始于乾隆时期,最初是为了感谢北帝所赐的福寿,后渐成为村俗。在庙中挂匾志庆村中特定年龄的父老乡亲。村民从年满四十一岁开始,凡是以“1”结尾的年龄数,如51岁、61岁、71岁、81岁、91岁、101岁的,逢十年一起过一次生日,把年庚合乎次数的村民名字刻在牌匾上,牌匾披红挂彩,乡俗称“簪花挂红”.

广州祠堂文化节

2013年10月12日,广州首届祠堂文化节在海珠区黄埔村举行以来,黄埔村定期举办祠堂文化节,节日会安排各种与传统民俗相关的节目。

北帝诞

每年农历三月三,抬北帝神像出游,出游有具体的路线,一般从黄埔村口到北帝庙。然后为北帝更衣,最后由仪仗队接回祖庙,在这些仪式后,村中摆酒席。北帝诞期间,也将进行大规模的飘色、舞龙等表演。群众也将通过烧香、放炮仗等方式来纪念北帝。每年的北帝诞有具体不同的庆祝形式,一般有巡游祈福、唱大戏,有时也有民俗专家的讲座  。


黄埔村 非遗项目

灰塑

灰塑 ,古称灰批,是岭南地区传统建筑装饰工艺。黄埔村祠堂建筑广泛采用木雕、石雕、砖雕、陶塑、灰塑、壁画等岭南风格的建筑艺术作为装饰,反映明清岭南地区建筑师的技术与工艺。其中,灰塑大量运用在祠堂、书院的各进和侧廊的屋脊上,及其两边的山墙上,内容以花草居多  。

2008年,被列入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广彩瓷烧制技艺

广彩瓷烧制技艺 是釉上彩绘的代表,约始于清代康熙年间。其烧制技艺根植于民间,体现出中西彩瓷技艺融合、颜料制作独特、岭南文化特色浓厚、彩绘手法和题材内容丰富这四大特征,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研究价值。黄埔村因港口优势,遗留有大量广彩瓷器的遗产。

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粤剧

粤剧 早期称本地班、广东大戏、广府大戏。于清雍正年间吸收各剧种特色,汇合南音、粤讴、龙舟、木鱼等形成粤剧,角色分类原有净、生、旦、丑等十大行当,后演变为生、旦和文武生、武生(须生)、公脚、小武、六分、拉扯等独特的行当,是广州的主要剧种。

2006年,被列入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粤曲

粤曲 特别讲究唱功,突出声腔艺术,有其独特的风格和创造。粤曲善于吸收,能够兼融并蓄,不断丰富创新,拓宽了唱腔音乐,将粤剧的“梆、簧”,广东的曲艺龙舟、南音、粤讴、木鱼歌,乃至广东音乐均拿来填词演唱。伴奏除高胡、扬琴为主奏乐器外,还加入了萨克斯风、小提琴、电子琴等等。

2011年,被列入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粤绣(广绣)

广绣 发源于珠江三角洲,是中国名绣之一,绣工精密、细微,针法多变,色彩浓艳,史载可追溯至唐元和元年(805年)广东南海卢媚娘的事迹。人物绣与花鸟绣等是广绣的特色产品。体现“平、齐、细、密、均、光、和、顺”的艺术风格  。

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黄埔村 物产美食

物产

黄埔村农业产品以蔬菜为主,香蕉、木瓜较著名,经济作物还有甘蔗、塘鱼等  。

美食

艇仔粥 :相传百年前,广州一个家道中落的“西关阔少”,经济拮据,买了一只小艇,在荔枝湾做起了卖粥的营生。客人要吃粥了,他先把新鲜鱼片、海蜇丝、熟猪肚丝、生菜丝等粥料放进碗里,冲入沸热的味粥,撒上油炸花生米、炸鱿鱼丝、炸粉丝、芫荽、葱丝、紫苏叶,添少许虾子和几滴麻油,由于它在艇长4米、有篷的舢舨艇上出售,被称之为“艇仔粥”。

姜撞奶 :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汉族传统美食。以姜汁和牛奶为主要原料加工制作而成的一种甜品。味道香醇爽滑,甜中微辣、风味独特且有暖胃表热作用   。


黄埔村 荣誉称号

时间

荣誉称号

授予单位

2012年

广东省十大最美古村落

-

2013年8月

中国传统村落

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

2017年12月

广州市旅游特色文化村

广东省旅游局

黄埔村 旅游信息

黄埔村 交通

(一)自驾车:

1、黄埔古港: 新港东路 转 石基路 到达 粤海第一关纪念馆 。

2、黄埔古村:广州环城高速新洲出口,新港东路黄埔村牌坊。

(二)公共交通(地铁/公交车)

1、黄埔古港:坐 广州公交229路 / 广州公交旅游3路 在琶洲石基村总站(黄埔古港)站下车;

2、黄埔古村:乘坐地铁到 万胜围站 ( 广州地铁8号线 、 广州地铁4号线 、 广州有轨电车 站点),从B出口出来后乘坐262路/ 广州公交旅游观光1线 / 广州公交762路 在黄埔村总站下车;也可直接乘坐 广州公交564路 / 广州公交137路 / 广州公交夜66路 / 广州公交夜100路 在黄埔村站下车。

(三)船运

1、珠江沿线均有渡轮,可用广州公交卡刷卡乘坐。坐至新洲码头下船,再转 广州公交262路 / 广州公交137路 公交即可。

2、黄埔古港码头(现石基渡口)仍有船只通往洪安围;村民会由此出船至珠江口打鱼  。

黄埔村 导览

黄埔村于2009年设计出一条长约3千米的旅游观光线路,将村内有代表性的古建筑、古祠堂和景观节点串联起来,形成黄埔古村风貌景区。

旅游线路从粤海第一关出发,经海傍东约,穿过凤浦牌坊,然后来到梁氏宗祠,继续往东北方向走就是胡氏宗祠,接着来到景区的祠堂街,祠堂街上有左垣家塾、晃亭梁公祠、化隆冯公祠、主山冯公祠等多个祠堂,最后沿小路出去是文堦冯公祠,沿着柳塘大街往外走经过北帝庙就是黄埔村牌坊,整个线路走下来大约是3千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