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迹洞广州市黄埔区文化遗产

2024-07-21 13:43:35 深圳旅游 97

佛迹洞建于清代道光庚子年(公元1840年),由海光禅师率徒凿岩面成。洞中供奉弥勒佛、观音菩萨、十八罗汉,乃正统佛教道场。全盛时有僧人十数名。

佛迹洞 景点介绍

弥勒佛是佛之大乘教中的六大菩萨之一,佛祖之继承人。佛迹洞中之卧佛,乃广州地区最大之石雕佛,造型生动慈祥,笑容可掬,传说抚摸卧佛可图吉利,万事如意。

佛迹洞 现状

佛迹洞体现了石窟寺建设由官方主导向民间组织的转变,对于研究本地的传统民间信仰、民间习俗很有价值。就目前调查的情况来看,与北方一些知名的石窟寺相比,广东的石窟寺相对来说规模较小,也相对简单,但它们是中国石窟寺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文化遗产。

经由调查得知,目前佛迹洞洞窟岩体结构较稳定,洞岩体表层、石刻造像表层仅为微小的自然风化,无安全危险。但是缺少硬件设备的配置和专项管理制度,例如护栏、专门的视频监控、警告标语等。此外拱券花岗岩条石石缝、青砖拱券门洞的砖缝曾用水泥修补。张兵峰表示,下一步应当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并对影响文物风貌的一些做法进行调整,以利于更好地保护文物本体。

佛迹洞-广州市黄埔区文化遗产

黄埔区佛迹洞,是广州唯一一处石窟寺。


佛迹洞位于黄埔区东部云埔街笔岗社区丹水坑旅游风景区内。黄埔区地处珠江三角洲北部。全区地貌可分为珠江和东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和侵蚀台地低丘陵,地势大致北高南低。丹水坑所在的笔岗社区以丘陵台地为主,区间为开阔垌田、山坡、旱地和丘陵山地,地质构造属于第四系第一级阶地沉积,主要为砂砾、砾石、砂质黏土、泥炭土等组成的冲积层。佛迹洞所在山体名为铜鼓山,又名佛迹岭,主要呈西北—东南走向,西北高,东南低。山体为自然形成。


佛迹洞开凿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由海光禅师率徒凿岩而成。洞中利用一块巨大的天然花岗岩石凿成弥勒佛卧像一座。据清人崔弼辑《波罗外纪》载,时有“海光寺在(南海神)庙内东边… … 有袒腹佛盘睡其左, 游者必摩挲其脐,谓可求子云。”现佛迹洞位于南海神庙东北方,与南海神庙直线距离仅数公里,故有学者猜测,由于当时南海神庙往来拜祭者甚众, 因此,当时作为南海神庙内海光寺的海光禅师为弘扬本寺,于是在近处寻山岩凿佛, 遂成佛迹洞。


据说原佛迹洞内尚供奉有观音菩萨、十八罗汉等,全盛时有僧人十数名,但现除卧佛及其所在窟龛外,其余均已无存,亦无遗迹可考。上世纪中叶,窟龛内曾被泥土掩埋。现卧佛背部岩石仍可见黄泥渗入浸染的颜色。


现佛迹洞属于丹水坑AA级风景旅游区的景点之一,除卧佛外,洞内其余供奉的塑像均为近年新置。


佛迹洞是广州市目前已发现的唯一石窟寺,选址于铜鼓山半山腰处的一块平地上,窟前立有刻于清代的“仙源岩”石碑一方。洞窟平面呈矩形,总面阔3.885米,总进深9.47米。窟龛前为一块平地,面积约58.9平方米。窟龛坐东向西。景区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天下午三四点钟左右,若天气晴好,阳光可以正好射入窟中佛像头上,非常巧妙。


佛迹洞是在天然山体岩石上开凿洞穴后,用花岗岩条石发券砌筑而成形。拱券结构可将上部竖向荷载部分转化为水平推力,具有用料省、自重轻、跨度大等优点。将拱券结构用于石窟寺的建造,充分反映了当时工匠已能熟练掌握并运用该结构,具有相当的建筑科学价值。洞窟内部设计巧妙,双通道方便游人出入,同时利于通风透气,适合广州潮湿闷热的天气。周边绿树环绕,山明水秀,环境清幽。龛内的卧佛浓眉、大鼻、阔口, 握手信垂, 笑容可掬,呈超然姿态, 与基座由一块天然巨石一体雕成。


据载于南岗镇夏园村徐氏家谱中的《丹水坑全图》所绘,早在佛迹洞开凿之前,丹水坑佛迹岭已是一个民间崇拜建筑高度集中的场所。佛迹洞由正统佛教寺庙组织开凿,开凿的造像为普通民众喜闻乐见的“大肚弥勒”,被民间信众奉为“求子求福”的场所,是当时正统佛教思想传播与民间崇拜相融合的一个历史见证,对于研究地区佛教文化传播、民俗、信仰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前佛迹洞洞窟岩体结构较稳定,洞岩体表层、石刻造像表层仅为微小的自然风化,无安全危险。但是缺少硬件设备的配置和专项管理制度,例如护栏、专门的视频监控、警告标语等。此外拱券花岗岩条石石缝、青砖拱券门洞的砖缝曾用水泥修补;佛迹洞内、卧像背后的台地曾经人为改建,地面为水泥覆盖,后期新置的塑像放在水泥砌筑的护壁和平台上,与文物原貌不协调。张兵峰表示,下一步应当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并对影响文物风貌的一些做法进行调整,以利于更好地保护文物本体。